高中生学习最不快乐
本报记者 贾晓燕
昨天,本市首部系统的中小学生学情调查分析报告正式出炉。数据显示:中小学生学习快乐度随年级的增长逐渐下降。相比小学生和初中生,高中生学习最不快乐。
该研究项目为期三年,由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完成,抽样选取了1.5万名包括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在内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认知倾向、思维类型和学习快乐度。
静听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中听觉型学生占8.7%,视觉型占12.6%,动觉型占33.3%,均衡型占45.4%。初中生中听觉型学生占9.9%,视觉型占29.8%,动觉型占27%,均衡型占33.3%。普通高中生中听觉型人数占13.37%,视觉型占37.18%,动觉型占23.44%,均衡型占26.01%。职业学校学生中听觉型学生占7.2%,视觉型占13.9%,动觉型占11.1%,均衡型占67.8% 。
专家介绍,目前本市各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仍然是以“讲”、“记”为主的“静听教育”模式,在课堂上主要刺激学生“听觉”和“视觉”。但是,从调查数据来看,听觉型学生人数在各类学生中的比例是最低的。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由于教学形式单一,小学至高中呈现出“听觉型、视觉型学生比例增高,动觉型、均衡型学生比例下降”的趋势,这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十分不利。专家认为,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关科技发明人员的认知倾向和思维类型的研究报告,但人们在阅读科学家生平传记时,能够明显地感到他们的生活充满动感。很多发明不是坐在屋里静思冥想出来的,而是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灵感、大胆试验,创造出来的。
单一教学模式扼杀学生想象力
调查显示: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学校学生分析型思维数据依次为:45%、31.1%、18.3%和20.8%;总体把握型思维数据依次为:12.2%、17.3%、24.5%和28.8%;均衡型思维数据依次为:42.8%、51.4%、57.2%和50.4%。
专家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越来越强,在思维上他们越来越追求符合个性特征的思维方式。
不过,小学二年级学生分析型思维比例达到55%,偏高,而总体把握思维的比例只占2.6%,反映出小学教育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存在一定问题。很多学生呈现同一种思维方式,说明这一阶段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照顾到孩子生理、心理特点,单一的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年级越高越不爱学习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本市各类学校学生学习素质处于良好状态,多数学生学习比较快乐。不过,随着年级的增长,存在快乐度下降的问题。
据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快乐度为94.9%,初中生下降到88.1%,高中生降至80.4%,职业学校则降到76.5%。这说明,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产生了20%的不喜欢学习的学生。
导致学习快乐度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教学模式、思维方式的培养、家庭学习环境、家庭教育状况等。比如,高中生面临着高考压力,缺乏轻松乐学的状态,而职业学校学生也没有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专家建议: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营造学习环境,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多种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友善用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