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14日电(章正、赵婀娜)14日下午,北京市东城特教学校1—6年年级听障学生来到北京市东城区小学课程资源中心(史家小学基地),与来自史家小学的学生共上选修课,课程的内容为:机器人搭建、创意美术、茶艺、家艺、厨艺和陶艺。
听障的学生共分为6个小组,每组3—4人。在老师的带领下,与普通学生在一起,共同制作北京特色小吃、学习泡功夫茶、制作纸花、制作布艺卡套和制作动物泥塑。“我挺喜欢来这里上课的,在这里不仅能学到东西,还能遇到很多小伙伴。”北京市东城特教学校四年级的听障学生刘帅一字一句开心地说。
“在融合教育课堂里,听障的学生往往比普通的孩子更为专注,动手能力也比较强,只要给听障的孩子机会,他们也一样表现得非常出色。”任课教师马文莉老师说,她作为返聘的优秀教师给融合教育的孩子们讲授创意美术课程,运用日常废弃的纸板、牛奶盒、衣服标签等材料,为同学们讲授如何制作工艺品。
早在2013年4月,北京市就出台了《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东城特教学校也与史家小学携手共建“艺术联盟校”。两所学校还在北京市东城区小学课程资源中心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开设融合教育课程。本学期,已经为融合教育课堂开设了6门课程,其中就有5门课的任课教师属于社会力量:3门课的教学由优秀的退休教师担任,另外2门课是从企业和少年宫邀请了专业的教师。
北京市东城区小学课程资源中心主任陈纲介绍,为了加强融合教育的师资力量,中心根据学生的需求,已经聘请了多位有经验的退休教师和社会专业人士参与。专门开设了适合融合教育课堂的课程,受到了听障的学生与普通学生的欢迎,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与学校不一样的授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