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工男”云集的班级中柳杨的总成绩位列专业第一。学生会、社团工作样样行。熟悉柳杨的人都愿意在她“学霸”的名号前,再加上个“全能”。
从小学到中学,她的成绩一直没出过前3名。高中时,柳杨突然迷上了物理,她还立志从事理工一类的工作。然而,这个想法却遭到了父母的反对。
时隔数年,她荣获了这项以总理名字命名的南开学子最高荣誉,特别高兴。“这是我大学四年最好的总结。相信,也是最好的开始。我会继续前行,永不停歇。”柳杨说。
从西域文化中寻找汉文化的源头,正是她的兴趣所在,她的一生也将致力于此。神秘的西域文化给予她归属感,虽是踽踽独行,她也愿意坚守。
对语言有着天生兴趣的鲁鸣柳同时学习着9种语言。英语、法语、德语这些应用型语言根本不在话下,古希伯来语、古藏语、西夏语、梵语、粟特语、吐火罗语这些死语言的学习才真正考验鲁鸣柳。
“就像小时候问为什么一样,我要了解我们为什么会这么想,历史上为什么会那么想。”神秘的西域,奇妙的文字,遥远的古国文明这个巨大的谜团,吸引着鲁鸣柳一步步去追问,去探索。
他不是“都教授”,但他同样可以控制时间,他可以让手机在一秒钟内充满电,可以在一秒中下载一部电影。他没有特异功能,他只有“石墨烯”。他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张哲野。
张哲野在高中便喜欢化学,曾立下誓言:一定要在化学领域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张哲野早出晚归,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天。有同学称张哲野是“隐秘而伟大”的存在, “藏身”于实验室,用平凡的努力创造着 “神迹”。
2014年的秋冬,在华府的四个月,见了世面,耐得了孤独,经得起打击,当然也要更加成熟,忍受前路成长带来的阵痛,消化小成功催生的傲气。
2012年暑假,一支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一学生组成的实践支队踏上了河南省兰考县民办教育现状的调研之旅。
“《纸牌屋》片头的音乐在心中盘旋升起,那画面在脑海一帧帧闪过, ‘Welcome to Washington’,我真的来到了华盛顿”,黄斐说。
2013年7月,伴随着轰鸣声第一枚由大学生自制的探空火箭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的一处荒漠,发射成功。发射高度4公里。
初中时,胡振宇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化工厂爆炸的画面,他感觉,这就是他要找的力量。
胡振宇年少不羁只因一个梦,在追梦的路上,他从“问题少年”变身为“90后执行董事”。而他的坚持成就了今日的“火箭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