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话简评
【背景链接】
近年来,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公共产品供给总量持续增长,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公共服务总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现有的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就要以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目标,大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相关政策】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分别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5个大方面,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整体部署。
2012年3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上提出,全面加强民政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激发社会活力。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整合资源,构建直接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家庭和群众、职能有机统一的管理服务体制。
【相关事件】
● 创新社会管理需“以人为本”
网格化精细管理成为北京市东城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网格化管理构筑区级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分中心、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综合工作站“三级平台”和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管理”体系,推进社会管理的精细化。
● 社会管理创新的“堤口模式”
2010年以来,济南某街道把“社区共治”理念引入社区建设,创建了以改善和服务民生为根本的“12345”社区共治体系,同时以“1030”目标责任制为抓手,力求通过社区共治大力培育社区自治能力,最终实现社区自治可持续发展。这种做法被专家称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堤口模式”。
● 构建“健康社会管理文化”理论体系
2012年9月25日,在教育部社科中心和清华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的“文化之用与社会管理创新研讨会”上,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庆指出,要构建“健康社会管理文化”理论体系,“对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由于国民素质问题而产生的社会病理现象,健康社会管理文化是‘内病外治’的措施”。 中`公教育版权
“健康社会管理文化”着力探究解决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的有效方法,即社会管理新路径——文化管理,通过文化管理提高人们的素质,培养具有共同责任意识的健康文化公民。
【一段话点简评】
社会管理工作根本目的是为群众谋利益。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要以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为重点,健全社会规范体系、权益保障机制、利益协调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防控调处机制为主要内容,以维护社会秩序、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