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网络文化与社会心态
【背景链接】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中华民族文化和汉语正面临一次有史以来的巨大变革。这种影响势不可挡,这是历史的大趋势和大潮流。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络文化也得到迅速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当前,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广泛普及,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借助网络文化的力量影响我国网民。当前,网络文化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部分网民受错误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影响,价值观出现了被“西化”、“淡化”、“俗化”的问题。
【标准表述】
[专家观点]
如何理解“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渲泄情绪意识,垒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形成一道崭新的文化风景。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
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基本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信仰、理想、精神、道德等多个层面,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良善风俗的形成与健全人格培育,大有助益。因此,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应该在一种自然与自在的状态中,体现与维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陈信凌教授
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应该是文明的、理性的文化。网络是交往的世界,交往首先应该是文明的、理性的、有风度的交往。在公共生活中,很多公共话题,由实体社会点燃,却在网络爆发,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交互影响,甚至存在虚拟世界引领、倒逼现实社会的现象。——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张涛甫副教授
为何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极具前瞻性的表达,是促进网络社会长远健康发展的战略机制。“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网络文化发展观的体现,有助于网民共享网络文化的发展成果,有助于互联网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网络生活幸福感的提升。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颐武教授
网络文化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弥散性,它像空气一样在虚拟空间中流散,也在现实社会中传播。洁净的网络文化会净化社会;不洁的网络文化会成为污染源,与现实社会发生交叉感染,污染世道与人心。在网络空间里,青年人是网民的主体,而网络生活在青年人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从这个意义上看,建立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关乎青年人的未来,也关乎中国的未来。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教授张涛甫
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各种不健康的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冲击着网络伦理道德的底线。这种日渐降低的伦理底线,极大地扩大了网络传播的可承受尺度,不仅对整个网络文化环境具有某种程度的破坏作用,而且对现实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也日趋严重。自由、开放的互联网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自由表达空间,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非理性表达、高度情绪化表达,甚至一些网民肆意诽谤、诬陷他人,而网络的匿名性又在很大程度上难以为避免此类事件提供足够威慑和保障,这对自由开放的网络文化秩序是一种冲击。
——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董天策教授:
如何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到了关键攻坚期,培养全民高尚、健康、向上的网络素养,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和环境,是我国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首要保证和基本条件。应当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赋予网络文化以鲜明而突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髓,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的运用和管理,让网络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尹韵公
网络社会的很多不健康的文化现象病症的根源在于现实社会,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整个社会面临着道德重建和价值重构的任务,健康的网络文化要以此为基础,提高全体国民的文明素养,建设健康向上的文化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董天策
官方用语需谨慎
在通缉令及正式公文公告中不宜采用“淘宝体”形式,因为这种方式削减了司法的严肃性,使庄重的执法带上了娱乐色彩。
——教育部语信司副司长田立新
语言塑造形象,不同文体有不同功能。公检法等部门姓“公”,其用语必须有所规范,以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亲民可以接受,但只可适当、偶尔为之,不宜作为一个长期的语体风格。”
——郝铭鉴
也表示,官方用语更应注重语言规范,慎用网络语言,警惕误导民众。同时,国家语委应着力做好语言规范工作,指导、规范社会各界用语。
——赵丽宏
[意义]
第一,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互联网已日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新空间、信息传播新载体、文化创作新平台。截至2011 年底,我国互联网网民人数达到5.13 亿,手机网民达到3.56 亿,博客和微博用户都超过3 亿。只有高度重视对这一庞大群体文化价值取向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成为全社会共识;只有注重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的才能完全达到。必须大力加强网上优秀文化产品供给,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使之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
第二,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提高我国互联网国际竞争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互联网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现在,世界各国都把互联网作为提高文化生产传播能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载体,采取各种措施谋求优势地位。这些新变化必将深刻影响我国网络文化发展进程。必须密切跟踪网络发展趋势,积极抢占网络传播制高点,着力提升网络文化传播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三,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必然选择。我国网民中青少年占大多数,如何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倾向、文化情趣、综合素养,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我们大力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持续净化网络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由于多方面复杂原因,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之风极易反弹,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反复,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改头换面,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广大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必须本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坚持把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切实抓紧抓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网络文化环境。
第四,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必然选择。目前,互联网正处于一个新的快速扩张期,网络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各种信息网络加快融合,互联网的媒体化、现实化特点更加突出,网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特别是微博客等社交网络迅速兴起,使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格局发生新的深刻变化,网上信息源头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网络舆论规模与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已经成为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交锋的平台,成为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较量的场所,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战场。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大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力度,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对策措施]
针对部分网民价值观被“西化”、“淡化”、“俗化”后出现的道德认知的相对主义、国家认同的无政府主义、法制纪律的虚无主义、个人生活的享乐主义等现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发展,应把握好以下着力点:
一方面,积极做好防范工作,努力防范有害信息入侵,净化网络空间。有害信息的传播,不仅破坏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而且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提升网络技术、构筑信息关卡来堵截和控制有害信息。
另一方面,做好主动引领工作,掌握网络文化发展的主动权。宣传思想和文化工作者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文化正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巨大影响,从而主动地“触网”,以引领网络文化发展为己任。同时,善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网络文化中,不断探索引领途径、创新引领方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上的感染力与号召力,使其转化为广大网民的自觉追求,让网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