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人民观察)

2024年12月13日08:5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出战略部署。没有中国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如何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如何把握和顺应大学发展趋势,如何提高大学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本期观察版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编 者

  

  扎根中国大地办好高等教育

  石中英

  高校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高等教育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提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统一的,只有扎根中国才能更好走向世界”,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从理论上看,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之一,科学回答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动力和道路等重大问题,生动阐明了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根本要求。其中,“中国大地”不仅指中国的地理疆域,更包括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及生活在这一疆域中的人民等,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向。如果不能扎根或者根扎得不够深,就不可能从中国大地获得足够的养分,其结果就会发育不良。只有根扎得越深,高等教育才能愈发枝叶繁茂、硕果累累。“大地”“扎根”这种充满思想性的形象化表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深刻表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必须符合并体现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外国大学作为模板。脱离中国国情、动辄从西方标准出发来评价或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在思想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重大关系,从我们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成就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高度。

  从实际上看,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史,形成了一贯重视文教和人才培养的深沉历史积淀。我国汉代就建立了太学等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国家教育机构,宋代出现了四大书院这类地方教育组织,有《大学》这样的专著论述成年人的修身治国之道。清末维新变法以来,我国开始仿照外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建立现代大学,学习借鉴过西欧、美国、苏联等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经验。经过艰辛实践探索,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极不平凡历程,办学规模、培养质量、服务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史的厚重文化底蕴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哲学智慧、天下视野、家国情怀、道德理想、价值观念等,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担当。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借助国际合作、利用外部资源发展高等教育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国际背景下,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对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切实做到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高校需要解决好知、情、意、信、行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从知的方面说,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明确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深入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的科学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扎根中国大地对于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所具有的重大方法论意义。从情的方面说,要深刻感悟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情感、赤诚家国情怀以及强烈使命担当,从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不断增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意的方面说,要保持头脑清醒。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由于思维惯性、主观偏见等多重因素影响,过于看重外国标准、片面强调国际化、迷信西方带来的思想观念束缚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些人身上仍有不同程度表现,比如习惯于用一些外国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来理解和判断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等。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中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以扎根中国大地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信的方面说,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深深植根于“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在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的直接体现。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发挥优势、扬长补短,把大学办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个性。从行的方面说,要找准扎根的具体位置,从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出发,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时俱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同时加强国际对话,向世界讲好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的故事,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作者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以系统思维全方位培养高质量人才

  倪海东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根本问题和核心课题来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为了更好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高校要坚持全局观念,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做到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以改革添动力、激活力,不断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格局,助力我国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这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的应有之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全面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通过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关键,引导青年学生胸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育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办好学校思想政治课,发挥好思政课铸魂育人作用,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元素延伸到各类课程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互促共进、高度统一。

  贯通培养链条协同育人,培养更多优秀拔尖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今天,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特别是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尤为迫切。中国教育是完全能够培养出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开拓视野、兼收并蓄,扎扎实实把中国教育办好。需要认识到的是,人才的成长有其内在规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每一个教育阶段的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也有赖于学校教育各环节的相互关联、相互协同、相互促进。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职业发展阶段等进行有序衔接。在高等教育阶段,继续深入探索“高精尖缺”领域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健全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有效贯通起来。同时,着力加强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学业考核评价制度,通过搭建立体化的协同育人体系,提升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优秀拔尖创新人才。

  注重科技赋能人才培养,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看清发展大势,才能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不断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要清楚看到数字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深刻认识到随着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迭代创新,技术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拓展,科技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技术每一次重大突破和发展,都会对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比如,有了互联网,我们就能够在网络空间创造虚拟的教学课堂,从而有效打破线下课堂的时空限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随时随地广泛共享,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可及性、有效性。又如,借助数字技术,学校能够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并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内容,规划学习路径、监测学习进度、评估学习成果,实时生成全链条、个性化的学生成长档案,方便持续评估和改进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数字时代,我们要把握技术前沿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更好整合利用多元教学资源,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教学,以提升课堂质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高校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工作对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的重大战略意义,加强顶层设计,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人才培养各项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作者为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杨 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尽管经济社会发展赋予高校多种使命和功能,但高校的根本还是培养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的必然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要自觉承担起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重任,切实推动“双一流”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通过实施“拔尖计划2.0”“强基计划”等政策举措,在计算机科学、数学、基础医学、经济学等9个领域推动“101计划”,布局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探索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小班化教学、本硕博贯通培养,我们不断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实现了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有组织培养。比如,北京大学设立“鹿鸣书院强基班”,设计“名师引领、学科交融、本博联通、国际竞雄”的人才培养方案;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英才班”让具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尽早跟随国际大师学习和工作,实现迅速成长;兰州大学萃英学院构建自主学习、朋辈互助、文理相融、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社区,打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新型书院文化;等等。

  尽管“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探索实践中不断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营造浸润式环境,发挥了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但与党中央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与应对国际科技人才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相比,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仍然任重道远,还面临着“四不”问题。一是活力不强。学科化、院系制的传统办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才创新素养提升,学科设置对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需求变化反应不够灵敏,人才培养模式过于标准化,缺乏对学生个性和差异的充分关注。二是合力不足。不同学段之间人才贯通培养有待进一步形成合力,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发展的示范作用仍需彰显,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加强。三是发展不均。充分重视人才的专业成长,但对人才志趣形成、通识积累、创造力激发等关注较少,直接影响人才可持续发展。四是数量不够。人才培养规模还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解决“四不”问题,必须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统筹选拔、培育、评价一体建设。探索“由粗到细”的人才选拔形式。选拔先要“粗”,在过程中逐渐“细化”,通过多次动态选拔允许学生“进出”和“换道”,给予学生更多发展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和方向。学科结构设置对教育教学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学科结构设置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学科、专业和课程交叉融合。构建“宽基精专”的课程体系,既开发丰富的通识课程为人才发展打下宽厚基础,又设置多元精深的专业课程给予学生个性化选择,给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机会,以富有挑战性的研究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以创新价值、创新能力为评价导向,探索长周期、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让他们有更长时间、更大空间去试错,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

  推动长链条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基础教育、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纵向协同、贯通培养。“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与高中有机衔接,重视对人才的价值引领、思想塑造,将对学生的志趣培养始终贯穿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创新知识积累和批判性思维发展,造就既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又具有健全人格、正确价值观并拥有高尚精神追求的拔尖创新人才。要完善并优化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机制,统筹制定既具有延续性而又灵活富有弹性的培养方案。要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差异化选拔机制,为具有特殊潜质的学生提供发展快车道。

  深化多元主体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过程。“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协同其他主体,汇聚促进人才成长的培养合力。要加强科教融合,将科研活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进入实验室和科研团队,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学习和成长。要加强产教融合,与行业龙头企业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通过设立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等方式,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要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外国的人才培养经验,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搭建国际交流学习平台。通过联合培养、交换交流等多种方式推动学生走出去,拓宽研究视野,增强研究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合作与竞争能力。

  形成多元支持长效机制。加强政策引领,既要为人才选拔、人才评价、学科设置等关键问题提供政策依据,又要整体规划、统筹布局,通过政策引领激发“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活力。加大资源统筹力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加强教师待遇保障、推进评价和激励机制改革等,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学术大师。深化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研究。“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特点、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制定选拔标准、开发评价工具、设计课程方案、研究教学方法、开展跟踪研究,及时发布相应研究成果,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者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13日 09 版)

(责编:李昉、孙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