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发展大家谈”系列报道
党建聚力赋能 推进大思政新格局
扬州市职业大学拥有百余年历史积淀,是新中国第一批职业院校,肩负着技能强国、职教兴邦的光荣使命。学校坚持党建领航,把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作为人才培养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有机统一,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促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活学活用红色文化资源,把牢思政教育“稳定锚”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活学活用地方红色资源铸魂育人。以同上一堂思政大课、主题党日活动,地方红色文化“沉浸式”研学、“12.9”科技文化艺术节等为重要抓手,学校大力开展爱党爱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工匠精神教育,形成红色文化主题系列特色教育活动,如党委书记为新生上入校第一课、校长为毕业生上离校最后一课、机械学院“石榴树下的党课”、医学院“红医精神代代传”、生化学院“寻邮票上红色故事”等,使学生接受精神洗礼,体悟革命光荣传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激发学生技能报国的使命担当。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把准思政教育“动力源”
学校坚持政治引领,实施基层组织“强基创优”建设计划,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江苏省高校特色党支部”1个、“市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4个、“市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5个。基层组织全面促进党建与思政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各教工党支部把支部建在专业上,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团队建设,由党支部书记担任课程思政负责人、党员专业教师作为第一责任人共同构建符合专业育人特点、使思政工作落地见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如机械技术系党支部“用红心育匠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土木学院工程管理系党支部“砼心文化”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等,实现教工党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双提升。各学工党支部紧紧围绕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心工作,以党建带团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获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工作案例一等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三等奖、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等多项大奖,实现学工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政工作双丰收。
持续推进思政课程改革,把稳思政教育“助推器”
学校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优势,坚定“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在马行马”,把握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核心、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知行合一为导向,遵循“理实一体、三维联动、共学共研共享”教学理念,完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社会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思政专题化教学改革,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传统说教”为“时代表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校园中“有声”“有影”“有位”。
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把好思政教育“加油泵”
学校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工作机制,实现顶层设计和分层落实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务求实效。坚持三全育人,实施“三大工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地开花。
实施示范典型培育工程
学校参与国家课程思政资源库《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子项目建设,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5个、市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30个,立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7门、培育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40个。
实施教学能力提升工程
近3年来,学校获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6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省级微课大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6个。
实施课程教材优化工程
学校建成国家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4门、中国大学MOOC 在线开放课程78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306门,获“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5本、省级重点教材16本、校级重点教材67本。
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扬州市职业大学将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对标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和双高院校建设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事业发展融合起来、与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与教书育人实践综合起来,着力培养“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手中有绝活、脚下有力量”的时代新人。
(扬州市职业大学党委书记 马顺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