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2021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

西南医科大学:较去年新增招生计划155人,新增精神医学专业

记者孙竞
2021年06月17日13:42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编者按:2021年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学校的奖助学金政策都有哪些?人民网推出“2021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展现学校育人特色,为考生在逐梦的道路上保驾护航!

西南医科大学是一所以医学为主,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法学等7个学科门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高校。今年学校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计划,较2020年新增招生计划155人。

西南医科大学是四川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川渝滇黔结合区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泸州。学校现有忠山、城北两个校区,占地2011亩;下设20个院(系),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1.9万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各级各类专门人才17万余人,成为四川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川渝滇黔结合区域预防、医疗、科学研究和健康产业服务中心。

人民网:今年招生计划有无增减?招生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西南医科大学:为满足社会对更高质量和更多数量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在加大教学资源投入,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2021年,学校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计划,本科招生计划3600人,较2020年新增招生计划155人。

学校今年有3个专业类继续实行大类招生改革。分别是药学类(包含药学和临床药学专业)、体育类(包含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专业)、公共管理类(包含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校后第一年学习通识课程,第一学年结束时进行分流。

人民网:2021年招生专业有无变化?学校的特色专业有哪些?

西南医科大学:学校是一所以医学为主,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法学等7个学科门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有32个普通本科专业,今年暂停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招生,新增精神医学专业招生。

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麻醉学;有3个省级特色专业: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有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口腔医学、麻醉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法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有5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法学。学校大力推进“医工、医理、医文”结合,构建了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教育体系。

人民网:学校的师资力量,以及特色人才培养上都有哪些优势?

西南医科大学:学校(含直属附属医院)有医教员工8000余人;有专任教师1286人,其中有高级职称人员561人、博士学位人员582人;有博士生导师39人、硕士生导师901人;有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6人次。

学校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单位,承担了国家医学教育改革项目4个。我校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西南西北分区赛中获特等奖1次、一等奖7次;在全国总决赛中获二等奖3次、三等奖5次。2021年,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我校临床医学五年制赛道、中医学赛道、护理学专业赛道、预防医学专业赛道均获全国总决赛铜奖,是入围全国总决赛赛道最多的3所高校之一。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居参考院校前20%。

人民网: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转专业政策和奖助学金政策。

西南医科大学:很多高考生在进行报考时,其实对于大学专业的了解和认知相对较少。他们需要进入高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探索后,才能真正了解到一些专业是究竟学什么的。我校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了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按照我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本科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可申请重新选择专业。转专业条件是按照第一学年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从高到低按接收专业名额进行排序录取。

学校构建了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的发展型资助体系,设置多类奖助学金10余项,形成了多项有力的助学措施,确保每一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2020年奖助学生达3万余人次。

人民网:近年来学校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如何?

西南医科大学: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职业适应快、工作作风实、整体质量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学校除了有5个直管附属医院外,还有12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和就业合作单位。学校每年主办的校园双选会、招聘会、就业宣讲会在40场以上,为毕业生提供选择的职位在3万个左右,全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余年保持在90%以上。医学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医疗卫生系统、医院,各大医药公司,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就业。

(责编:温璐、秦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