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要“软”“硬”兼施
2018年10月25日,人民网2018大学校长论坛举办期间,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公开发布“一流本科教育要‘软’‘硬’兼施”。
全文如下: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本科,本科教育要达到“一流”,首先要在“硬”指标上与世界一流大学“对标”,这些可比性指标是迈入“一流”的关键。同时要用思想文化“软”实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一流本科,将国际通行标准与中国特色紧密结合,在新时代教育工作中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靠谁培养人”作为思想和行动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构建起体现自身价值内涵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两个面向”为己任 做好人才培养“大文章”
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教育方针、办学理念和由此产生的精神文化传承上。“软”实力是“硬实力”之“根”,之“纲”,之“统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人才培养“大文章”,就要筑牢教育强国、科教兴国的精神之基,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精神实质领会透彻,把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度统一起来。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大学无不带有其民族风貌和精神文化特质,无不是在服务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大学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将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使命、责任和担当,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中、在助力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较量中,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和技术力量。
为此,大连理工大学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以下简称“两个面向”)作为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追求。“两个面向”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具体体现。它说明,办好中国高等教育既要脚踏中国大地,还要仰望人类星空;站位要高,视野要远,格局要大,谋划要深;“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两个面向”凝心聚力,唤起广大教师为了国家的需要而奋斗的激情,在国家战略性、前瞻性、目标性领域的基础研究中,在解决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上的关键性、“卡脖子”的科技攻关中,在探究国际上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用对教育事业的一片忠诚,践行立德树人光荣使命。它要求,“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服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把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立“大德”方能有“大担当”,有“大德”“大担当”方能有“大爱”;“大爱”需要有“ 大担当”的能力,更需要有“大先生”的胸怀。“两个面向”就是立服务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大德,做大担当的事业,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做好做实“两个面向”需要处理好三方面关系
一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系。一所一流大学一定具有几个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但是,建设一流学科强调的不是只拉长一个学校优势学科的“长板”,而是要在拉长“长板”的同时补齐“短板”,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随着全球科技创新的突飞猛进,传统优势学科要继续保持实力,一定要有相关学科来支撑,才能形成新优势;而且,重大科学技术的原始创新一定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因此,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关系应该是一流学科的“点”带动支撑学科的“面”,点面结合、全局一盘棋,构成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整一架构。这要求中国高校把“双一流”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改革、整体跃升的契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不断进行学术组织和管理机构的体制机制创新,以打“组合拳”的整体优势快速融入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中,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二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学科建设包含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是科学研究的龙头与保障。一流的学科不一定是一流的专业,而一流的专业一定有一流的学科来支撑。换句话说,做好人才培养这篇“大文章”,学科建设是基础,还需要深耕人才培养的专业内涵建设。一流的专业建设要以教学为中心,与世界一流大学看齐。为此,我们要在国际通行标准下,完善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课程大纲等,最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以“硬”指标来与国际一流“对标”。
三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要由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来强化和提升,科学研究的水平影响和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科学研究最终要反哺人才培养,这是高校科学研究必须坚守的重要价值本分。因此,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人才是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必然追求和最终归宿。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本科。
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 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正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避免同质化、加强个性化培养,以适应国家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大连理工大学在本科教育中注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出“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理念,围绕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师资和一流保障,经过十几年努力,在研究型教育改革中探索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基础学科的拔尖人才培养。基础学科的发展,无论是面向基础研究、提升科学技术原始创新能力,还是面向教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都起着关键性作用。工科的发展要有后劲,就得有基础学科作支撑。我们加强基础教学基地建设,与国内高端科研院所、关键领域研发机构合作,在解决学科前沿关键共性基础研究中,联手拔尖人才培养。科研院所科研实力雄厚,研究领域比较集中单一,承担着国家重大研发项目;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扎实;双方优势互补,有利于产生创新性科研成果。科研院所科研设施先进、科研资源丰富,科研项目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高校与其联手,为培育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中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土壤和环境。十一五期间,学校建设了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位列工程教育改革十所高校第4位。
二是“新工科”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受新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冲击,传统工程教育必须持续改进、不断深化,进行新工科专业建设,提升服务供给侧能力。一是传统学科通过淘汰落后专业,增设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的学科前沿领域的新专业方向,实现学科专业的转型升级。二是开辟直接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相关的新兴专业。三是不同工程学科的跨学科交叉、复合,或者工程学科与基础理科、应用理科交叉融合。通过跨学科交叉,创造出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的增长点。四是工程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交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对工程学科具有战略性宏观指导、提前研判、理性分析作用,工程学科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具有实验验证、数据信息智能化支持等作用。双方优势互补,可延伸、拓展出全新学科。
三是工程学科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传统工程教育强调按工程科学家的培养模式来为学生设置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过分偏重于既有理论、科学知识传授,毕业生掌握新型科技知识不足、实践能力不强,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素质提升,不能满足工程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现代工程教育应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培养体系,需要学生掌握一个工程项目或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全链条的知识、能力、素质和态度,实现从“科学范式”到“工程范式”转化。为此,大连理工大学确立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进行大类招生、实施大类培养”,重在为学生打下宽厚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大连理工大学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第一批高校,学校与企业合作创建校外实践基地,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真正走出去,深入企业实践;同时建立了企业家、工程专家来校授课和指导机制,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培养体系。
四是国际化人才培养。搞好国际化建设是高校教育综合改革一项重要内容。我国作为高等教育后发型国家,在一流大学建设中,通过不断加强与先进国家一流大学的交往,在科研合作论文产出方面已经有了一定成绩。但是,中国高校在吸引国外一流大学教师和一流大学的学生到中国高校来的能力还亟待增强。也就是说,国际化建设,不仅仅是走出去,同时应该重视引进来。在这方面,中国高校要从教育开放和学生开放两个方面,打通中外高校间互访、互派的通道;教育开放,要进一步深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指标与世界一流大学“对标”,以此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开放,要通过培养方案接轨、授课语言的互通,培养我国具备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的精英人才,同时吸引海外优秀学生来校留学,同窗学习。
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 推动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以优势学科带动一流专业建设。将学科建设的优势转化为育人的资源优势,是打造一流专业的有效手段。建立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制度。通过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批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使其转化为学科前沿实验课程,为低年级学生开设综合型、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学生大一时就走进实验室,一些学生大三之后就能加入教师科研课题组。多年来,按照“323”培养模式创建一流专业,即“学科+课程,大专业+课程,大专业”的“三阶段”设计,“学科大类+大口径专业”的“两段式”方式,“通识+学科+专业”的“三层次”结构,打造一流专业建设平台,形成以优势学科和高水平科研为依托的优势与特色专业平台;以公共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的精品课程平台;以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牵引的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以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学生科研训练平台。
以研究型教学推动教育改革。近十年来,学校以接受教育部国际工程专业认证为契机,2012年和2016年两次重新修订培养方案,围绕新培养方案各专业进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目前大连理工大学已有19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成为全国高校中通过专业认证最多的学校。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学校大力推行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采用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方法,成为全国思政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范例。以打造“三个百计划”(名师、名课、有影响力教材)为目标,以精品开放课程和MOOC课程建设为抓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学校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7个,其中有23个国家特色专业, 17个辽宁省示范专业,19个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学校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有3届及以上毕业生的所有专业,建立内外部或第三方评价机制,对评估落入全国后40%的专业,建立减少招生、隔年招生、暂停招生、停办专业等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以一流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连理工大学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创新教育实践中心”,率先确立了教与学相统一、学与用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三个统一”理念,构建了国内领先的一个理念、两个协同、三个平台、四个载体的“1234”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经过30年的探索与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在全国高校中产生广泛影响。
学校内建有在全国最早成立的面向全体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机构。学生实践场地由最初的几百平方米、到现在即将投入使用的68700多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基地,创新创业基地成为学生提升能力、激发梦想、增强本领、展示成果、彰显形象的窗口和平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施学校、学部(院系)两级管理。按学科大类创建了大机械类、大电信类、大化工类和力学班等创新强化实验班,对学有余力、富有创新热情的学生重点培养,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依托创新创业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系统课程;基于“创意+创新+创业”三融合理念,构建了“兴趣+”创意激发平台,“课程+”能力训练平台,“项目+”创客教育平台,“产品+”创业孵化平台。学生创新创业成绩斐然,每年有30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国际)级奖励,每年有2000余人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学校被评为国家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新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大连理工大学人才培养的品牌。
以体制机制创新 保障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建设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师资队伍要有一流的管理机制,完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机制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保障。学校切实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成立“四办”(党委人才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发展规划与综合改革办公室、校园规划与管理办公室)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根本保障。全面加强党对师资队伍的领导,把师德师风、教授上课、教学质量作为考评的‘三个一票否决’指标。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以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契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红色基因”教育,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获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打破学科组织惯性,将一些分散在不同学院的相近学科进行人才物重组,新成立了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微电子学院。实施“人才特区”“星海人才计划”建设。创新科技服务管理体系,激发教师创造热情,用体制机制改革释放的红利,推动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实现新跨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