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朝晖:取消高考加分是为了给专业评价让路
关系着教育公平、科学选才的“高考加分政策”历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它从何而来,又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3月21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又意味着什么?就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记者:“高考加分”是如何出现的?
储朝晖:1954年,教育部在高校招生文件中,首次提出“优先录取”的概念。“优先录取”的幅度对各种情况分量不一,依据大量实际案例,大都在降低10~20分的范围。此后,为了更具有操作性,就将“优先录取”折算为具体分值计入高考总成绩。2001年后,加分的对象一般是: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奥林匹克竞赛优胜者和体育特长生。
这些年,高考加分政策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人认为,高考加分并没有体现学生素质的真实状况,反而衍生出腐败、造假现象,对教育公平造成损害。
201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明确提出,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全国性加分项目。截至今年,这个政策文件已经出台了三年,即涵盖了一个完整的高中学段时间,可以被视为“全面取消”政策执行的缓冲期。
记者:“高考加分”曾让一些地方、部门不同程度存在权力寻租现象,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储朝晖:高考加分权力寻租首先体现在“加分项目设置不合理”。自2004年起,加分权力下放,客观上为各地自主设定高考加分名目放行,于是各地依据自己的需要设置各种加分项目,在缺乏专业监督的行政权力作用下,一些不合理或者容易被钻空子的加分项目出现了。
其次,在方式上违背“程序公平”原则。由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确定加分的只是一些原则性政策,而非可操作的规范,加分的范围和具体分值存在不严谨性,为权力入侵预留了空间。与考试操作简便,能够抵挡权力、金钱、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干扰相比,几乎所有的加分政策都存在模糊空间,缺少监督。
记者:“全面取消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储朝晖:高考加分背后体现的是对人才的专业评价。
近些年来,教育部门逐渐意识到高考加分的负面影响,逐步减少加分项目、限制加分分数。但是,减少和取消加分仅是解决高考公平的一个小问题,大思路是对现有高校招生制度进行综合改革,废除总分录取模式。托福考试中分为阅读、写作等部分,但最后的成绩却不以总分呈现,依然保留各部分成绩。高考要体现公平,就要采取这种严格且客观的评价方式,考分呈现越清晰,能力素质评价就越能体现公平,高考加分就没有意义了。
此外,这次《通知》依然保留了身份型加分,但是为了公平,建议要明确具体界定身份的条件,例如对少数民族的加分就应明确住所、母语、生活环境等条件;对残疾考生和英烈子女也应明确具体条件。(记者 陈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