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本网原创

吴启迪:《华盛顿协议》将助推工程人才国际流动

2016年07月21日10:45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吴启迪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访谈栏目(摄影:蒋建华)

人民网北京7月21日电(王艺锭) “工程师在全世界是可以流动的,有点像医生一样。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对将来工程技术人员的流动性会有重要推动作用,今后我们在国际工程人才培养方面会有更多的发言权,也能参与制定游戏规则。”近日,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理事长吴启迪在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访谈时表示。

成立于1989年的《华盛顿协议》,由美国等6个英语国家的工程教育认证机构发起,是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今年6月,中国科协代表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第18个会员国。通过认证专业的毕业生在相关国家申请工程师执业资格时,将享有与本国毕业生同等待遇。

吴启迪认为,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大学生的人数很多,三千多万,其中三分之一是理工科的。这么大量的学生,要保证质量的话,一定要有最低的要求,实际上是一个认证的过程。否则,这样办下去,越办越滥。加入协议以后,我们的本科教育质量会有很大提升。”

吴启迪表示,近年来我们的工程类院校过于重视以论文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而较少关注用人单位的反馈,这是一个问题。“教学质量最关键的还是人才培养成什么样。对于一流大学来讲,《华盛顿协议》的这些指导思想应该在它的工科教育里有所体现。已经有合格的工程教育不等于就是一个一流大学或者已经有一流学科。《华盛顿协议》会对我们产生一些思想上的指导,比如怎么来评价教学的效果。”

吴启迪说,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对服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意义重大,也更有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为它解决了人才流动性的问题,有些国家并不了解我们国家整个工程的水平有多高,我们加入《华盛顿协议》之后,他们可能对我们更放心了,这肯定是有直接的好处。”

“工程技术是创新的源头,工程教育一定要搞好,这一点对于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意义非常巨大。现在有些声音批评我们国家大学生太多,假如没有那么多学生的话,我们今天能提‘创新型国家’吗?假如没有这几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没有那么多人才,也不可能提‘创新型国家’”。

回看访谈视频

(责编:王艺锭、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