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浙江新高考“专业导向”将倒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014年09月21日10: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浙江新高考“专业导向”将倒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中新网杭州9月21日电(见习记者 施佳秀 实习生 董佳丽 邵晓鹏)从现行的6门必考科目至改革方案中的6门中3门必考3门选考科目,浙江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对高中阶段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9日浙江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发布后,记者从浙江多所高中采访获悉,学校已经在落实相关政策,并且等待具体操作细则落地,他们表示,此次改革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走班制或将成为常态,之前的“总分匹配”模式致教育出现路径依赖,学生大多未考虑兴趣爱好及将来的从业方向,此次改革后,“专业导向”的考录模式将倒逼学校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高考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走班或成高中常态

  在浙江新发布的深化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选考成为亮点,其中表述:考试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分别均为3门。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和外语。选考科目由学生从思想政治、历史等7门高中学考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

  “现在全省普通高中实施的选课为这次高考的选考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高考的选考又对高中的教育改革有促进。”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表示。

  记者了解到,此前的浙江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就提到了选修和走班,现如今,几乎所有普通高中都开发开设了几十门或上百门选修课程。

  韩平认为,这次的改革对高中学校来讲既是动力,也是压力,“面临学生的选考科目和外语科目的多次考试,这对高中学校的教学安排、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这次的高考改革,多位高中负责人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均称,传统教学模式将被打破,走班有可能成为常态。

  “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有个颠覆性的改变。”杭州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表示,以前是一张课表一个教室坐三年,将来为了适应高考改革,孩子必须走班,学校会建立“课程超市”,供学生根据选考科目进行选择。

  浙江省学军中学副校长冯定应分析,浙江试点选考科目七选三,有35种选择方案,每一种选择方案,怎么考也是选择,比如选择几月份考,即选出三门考试科目后用哪个时段来学习也有多种选择。

  “学校就是要多样化,不能一刀切,就要走班。”冯定应认为,此次改革对高中走班产生较大影响,对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管理水平都是巨大的考验。

  浙大附中教学处副主任李刚豪也坦言,此次改革对学校如何设置课程等是个考验,比如许多学生选考科目不同,学校排的课程不一定能满足所有的学生。

  另外,李刚豪还考虑到,此次改革对整个高中的传统教学配套影响很大,比如是否还会有学期的概念,学校教师工作量不均等。

  业内称“总分匹配”致教育路径依赖 职业生涯规划进高中

  在韩平看来,这次的高考改革不仅对高中教学安排提出更高要求,如何使学生科学地选择选考科目,对高中指导学生生涯规划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了解,此次高考招生改革方案中,考生选考科目七选三,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学校”志愿,按专业(类)平行投档;高校确定和提前公布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和其他选拔条件,择优录取。

  对于选考科目的报考,浙江省教育厅方面称,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拟报考学校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等7个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选考科目,每科至多参加2次考试。

  “分数可以预测,高中低的分数对应不同的大学,专业则要根据爱好来选择,但是大部分的学生没有爱好,没有对社会的了解,所以在选专业的时候很盲目。”21世纪教育考试研究院副院长王雄告诉中新网记者。

  叶翠微表示,就中学教育而言,长期的“总分匹配”模式,让中学教育形成了路径依赖,加剧了中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考生填报志愿时,往往只认大学招牌,只求分数利用最大化,只知专业是否热门,不管专业是否适合。”叶翠微认为,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的有效学习,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大学教育资源,也给许多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带来了困扰。

  学生缺乏兴趣爱好、对社会了解不够,中学形成路径依赖,一心提高学生的总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都是造成学生盲目报考专业、个人发展受阻的因素。

  如何正确报考选考科目成了学生、家长及学校共同面对的难题。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高中刻不容缓。

  “希望学生中学就开始对人生做规划。”王雄建议道。

  “学生的职业规划要放在议事日程,让孩子认知自我,专业特性是什么,你自己的特产是什么,职业兴趣是什么,要找交集。”叶翠微提出。

  叶翠微表示,高考改革后的“专业导向”的考录模式,要求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专业性向,并据此确定选考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用高考的指挥棒引导学生去更多地了解自己、关注社会,理智地寻找自己的学业旨向。

  叶翠微认为,这将带来高中课程改革的内在价值寻找。由此可以预想,中学的生涯规划课程等将更加接地气,更受学生欢迎;“咨询师”这一岗位,也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学落地;“兴趣+专业”导向的深度选修课程有望在中学得以开展。

  “对于高中学校而言,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和办学行为,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设更为丰富多元高质量的空间、平台、机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指导,应该是对新高考方案最好的回应。”宁波市镇海中学高级教师吴国平直言。

  高中落实政策等待具体细节落地 称教育改革需全社会参与

  作为高考改革试点省市之一,浙江政策落地后,多个高中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已经在积极落实执行相关政策,并且等待具体操作要求出台。

  杭州高级中学副校长陈利民表示,目前高中的操作细节还不清楚,处于一个等待的状态,高一的教学按照预定的安排进行,今后也会借鉴其他兄弟学校的做法。

  “困难会有一大推,但总会解决。”浙大附中教学处副主任李刚豪表示,这段时间高中的管理会很累,但是此次改革对学生的成长确实是有好处。

  浙江省召开深化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新闻发布会的当天,浙江省学军中学副校长冯定应只接到了一个家长的咨询电话,来自媒体记者的电话却络绎不绝。

  他告诉中新网记者,面对新方案,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们都非常平静和淡定,正常上课写作业,学校正在积极执行方案。

  浙江省春晖中学校长李培明称,学校正在积极适应这次改革。

  杭州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坦言,此次改革学校不仅要增加教师,如果要进行走班,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场地不够、编制过紧,他认为,政府应该给学校充足的场地、编制、经费。

  “(改革)不是教育系统的‘自拉自唱’,必须要全社会的‘大合唱’。”叶翠微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编:赵竹青、马丽)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