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理科男自创数学公式 新生普遍运用被称选课神器

2013年12月30日09:44    来源:钱江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理科男自创数学公式 新生普遍运用被称选课神器

  Q=k1×I+k2×S,这是一个什么公式?

  这两天,中国计量学院理学院的大一新生几乎每人都在运用这个公式,原来,他们正在为自己的选修课做选择,而这个公式就是他们测试选择的课程是否符合自己想法的秘密“武器”。

  为了能让大一新生在选课环节理性选取,中国计量学院理学院特别为大一新生举办了一场选课交流会,会上4名高年级同学为新生传授选课经验,而这个选课公式也出于这场交流会。

  运用公式,总得分越高选择的概率越大

  “经济学会不会考试很难通过?”、“哪几个老师的课程比较轻松,容易过?”在交流会上,很多新生在商量如何选择课程,还有新生上网搜索学校热门选修课程和一些选修课“情报”。

  来自信息与计算学专业大三学生沈鸿平说,选择选修课时,很多新生不会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也不管老师的学术水平如何,哪门课程老师评分松、容易过,就选哪门。其实这是很错误的选择,“特别是专业选修课,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身体状况来决定。”

  那么,如何“秒杀”到一门如意又符合自己胃口的选修课呢?沈鸿平自创了一个数学公式,并教给学弟学妹们,他说,这是他几次选课得来的所有经验的提炼。

  “Q=k1×I+k2×S,其中Q代表最后得分,I代表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程度,S代表容易得到学分的程度,其中k1和k2是对应系数,相加值等于1。”沈鸿平说,对于具体某个学生而言,在选课之前,应该确定自己的定位,这个定位就是用k1,k2来权衡,一旦选定,对于所有待选选修课都适用。

  兴趣和分数的取值都为0到10,对于一门选修课,其总得分越高,选该选修课的概率越大。

  沈鸿平说,就拿《证券金融学》这门课程来做测试,假如自己给的兴趣分是6分,而估算了下容易得到学分的程度是4分,再估算了下兴趣占了大的比重,系数k1和k2的比例是7∶3,那么,Q(总分)=7×6(兴趣)+3×4(分数),最后总分是54分。

  k1和k2的数值是因人而异,I和S是因课而异,沈鸿平说,理论上,对于某个学生而言,有了这个公式,就可以将所有的选修课按自己打的分数进行排位,这样学生就可以比较理性地选自己满意的选修课了。

  选课各有妙招,看、听、抢统统上阵

  这个数学公式一发出,就得到大一新生的热捧。但如果说创意,沈鸿平认为这个公式的创意在于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量化的方法,打破了传统上只是通过经验、从众等心里盲目地选课。

  吕同学,来自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的大一新生,在选课交流会上学会用这个数学公式后,马上定下了自己要选的课程,“原先还很迷茫,好多课程想选,《标准化概论》、《人文生态学》、《数学建模》等看着都非常有趣,都想选,但又不能喜欢的都选,也学不过来,后来用公式理性的分析了一下,《数学建模》得到了72分,后来就决定选这门了。

  吕同学还将这个公式推销给其他学院的同学,他说这个公式有效地分析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值得推广。

  但也有不认可的同学,林同学来自机电专业大一学生,他是从同学那了解到有这个数学公式,“套用了一下,感觉这个准确值不高,明明蛮喜欢的课程,套用公式后分值变得好低。”

  交流会上,除了沈鸿平提出的数学公式,还有其他学长带给学生各种选课技巧,比如数学专业哪门课程比较重要,物理专业哪门课程名字听上去比较难实际是比较实用和好学的,讲解过程中大家笑声不断。

  “选课分为看、听、抢三步,‘看’是先要看清楚有哪些课程,‘听’是要多方打听,‘抢’是瞄准就抢。” 来自信息与计算学专业专业大三的学生周莱给新生传授选课经验时说,其中打听的环节很重要,在他前年选课中,经过多方探听,结果他选的这位老师专业技术超好,最难得的是超有耐心,最特别的是他还好幽默,时不时会讲冷笑话。跟着这样的老师不但能学到技术,还能愉悦心情,多好的事。

  周莱说,不少学生对于老师的评价,都是以“上课是否点名”、“给分高低”为衡量标准,这是误区,选课要看自己的兴趣,而不是能仅仅为了考核过关。

  在交流会之前,学院党员之家还针对高年级同学开展了选修课选课调查工作,同时走进寝室楼回收选修课本的工作,而这些课本全部放到交流会上,供新生选取参考。(本报记者 林晓莹)

(来源:钱江晚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