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 题:2014公务员考试难度增大 申论“转文风”关注社会焦虑
作者 白琥
2014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今天结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因题量大被考生吐槽“难过高考”。申论项目则少了“大政方针”,转而关注“社会焦虑”等问题,被评为契合时下“转文风”的要求。
考生吐槽行测难过“高考” 专家称为考反应能力
今天下午五点多,考生孙云涵迈出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考点后长舒一口气。他告诉记者,一天长达五小时的高强度考试着实有些吃不消。尤其是上午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要在120分钟内答完135道题,平均每道题53.33秒。即使他为本次考试准备了三个多月,仍感到相当吃力。所幸的是,他都“按部就班的答完了”。
和孙云涵一样,不少考生在接受采访时都反映这次“国考”行测部分题量大、时间紧。而像孙云涵那样能把题目都答完,已经是“相当厉害”。
“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题目没来得及做”,考生张景告诉中新网记者,“我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考试的。整体来看,行测阅读量超大,时间明显不够用,加上我是半裸考。但愿我蒙的准确率能高点。”
另一名考生刘芸则直言今年的“国考”“比高考还难”:“这么大的题量需要神一样的思维与速度,我后边的数学运算都靠蒙的。”
“考生感觉不适应、有些难等很正常,因为大题量就是考察考生的反应能力这一基本素质。”华图教育公考专家袁玉仁分析,“本次‘国考’行测加大了题型之间的糅合程度,而且加大了题目中的‘小陷阱’的密度。这些细微变化是为了选出更为合格、综合素质更高的公务员。”
申论考题关注社会焦虑 被评契合转文风要求
相对于行测“时间紧、题量大”引来的一片吐槽,今天下午的申论考试则让不少考生直呼“变化大”。
孙云涵告诉记者,考前他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全会《决定》等国内热点事件、大政方针做了充分准备,但这次申论考察的却是“跟风”等社会心理问题。“这些时政热点没有直接当主题考,而是揉进了考题里,有些出人意料”。
刘芸认为,“这次申论考试,公共政策、大政方针等考得少,而更关注人群压力、社会焦虑等问题,本质上是对社会治理能力的考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国考”申论的最后一题是要求考生根据2013诺奖得主门罗所说的“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写一段感悟,且要求不拘泥于“给定资料”。题目一传出,即在网上被赞“很新颖”“有诗意”。
此外,今年“国考”申论考试的时间由原先的150分钟延长至180分钟,这是国考申论科目首次延长考试时间。
“申论考试时间长了,字数要求多了,话题转了,考生也应该转换自己对待申论的旧式思维。”研究申论考题多年的华图申论产品研究院副院长姜智分析认为,国考关注“社会焦虑”等问题,明确契合了当前社会和党政机关亟需“转文风”的实际要求。“这次申论的题目中多要求准确、具体、用词得体等,更多是从工作实际出发要求‘准公务员’们从文山会海以及冗长没有实际意义的文件中走出来,改变以往的写作习惯。这是个很重要的命题改变。”(完)
(文中考生为化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