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赞成这种改革,这是经过多年争论和反复研究后终于沉淀下来的结果,预示着举步维艰的高考改革终于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增加语文高考的分值理由有三:
一是语文学科属于基础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对一个人成长的“覆盖性”影响,是其他任何学科都难以取代的。语文学科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有人可能认为,我是中文系教授,对语文情有独钟,说这话是“老王卖瓜”。其实很多卓越的科学家也都强调语文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院士就说过,“数、理、化当然重要,但语文却是各门学科的最基本的工具。”他强调的就是语文的基础性。
理由之二,语文又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培养目标不只是知识和能力,还应当延伸到整体素养。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把“语文素养”当作核心的终端的课程目标。而“素养”的考察是比较难于量化的,光靠一些知识性的题目,或者局限于一些具体的能力测试,都难以检测总体的语文素养。高考之所以要考作文,也是希望通过作文来考察考生的语文素养,因为作文有赖于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及其背后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风等等,其实就是素养。而这么些年来,高考作文的分值一直在60分左右,显然不够,难以承担“综合考察”的担子。
理由之三,是现在母语学习普遍不受重视,语文教学已经被边缘化。因为语文素养提升要靠大量阅读,要长期积累,很难依赖“短促突击”的复习去提高考分,许多学生甚至认为语文学不学都差不多,这势必放逐语文,挤掉本该学语文的时间给英语或其他“好拿分”的学科。有的学校甚至公开要语文给其他学科“让路”。适当增加语文分值,将有利于恢复语文应有的地位,让全社会重视母语教育。
现在很多人眼睛只盯着分值的增减,而不看整个改革的方案,不同学科立场就难免有片面的争执。就说英语的分值降低吧,其配套措施是平时增加社会化等级考试,其实是更重视英语,也更符合英语教学需要依赖语境的规律。同样,语文分值提高也并非万事大吉,重要的是要改进现有的普遍的语文教学模式,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当然,语文高考命题和阅卷也必须改革,增加科学性和公平性。
高考改革牵涉方方面面,需稳妥推进,最终目标应当指向高考社会化以及整个招生制度的改革。有百利无一弊的改革是不存在的,既然踏出这一步,就要超越坐而论道,不断实践与完善。(温儒敏)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