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高考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考生在评估自己的实力时,犯的一种错误是用自己的高考成绩来评估实力。在咨询中,常有考生和家长问:“高考成绩×××分,能否报你们学校?”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考生的高考成绩不仅与考生的水平有关,还与当年考试题目的难易有关。如果题目难了,考生们的分数相对会低一些。如果简单,则会高一些。所以说仅谈高考成绩是不能完全判断其水平的。那么应该用什么指标来评估实力呢?评估考生相对实力的指标主要有两个,即考生成绩分差(考生高考成绩与批次录取分数控制线的差值)和排名。
这里所说的实力是指考生能否被高校录取的实力,不仅涉及考生,还涉及高校。所以,还要考虑高校往年录取生源的质量。这里有三个指标:高校录取考生排名、调档线分差(即高校往年调档线与批次录取分数控制线的差值)和平均分分差(即高校往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录取分数控制线的差值)。这些指标每年都会有所变化,变化是由考生报考的变化带来的,在考生填报志愿时尚无法知道高校当年的调档线分差和平均分分差。
把考生的实力与高校往年生源质量水平进行对比,就可以判断出能否报考以及有多大录取的把握。报考一批本科院校,就看与本科一批控制线(简称“一本线”)的差值,报考二批本科院校,就看与本科二批控制线(简称“二本线”)的差值,依此类推。由于考生实力、各省志愿填报时间、投档录取模式等不同,评估指标及其标准的结合使用方法也不同。
在知分填报省份,主要分三种情况:
(1)高端考生。主要看排名。比如,在某一省份,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各投放了100名招生计划,那么排名在前200名的考生有相当大的实力和把握进入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考生可以大胆填报。
(2)次高端考生。分两种情况。第一,在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中,可以用考生成绩分差结合排名来判断,先看考生成绩分差是否超过拟报考高校近3年的调档线分差,如果超过了,说明有实力和机会考入该高校。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多富余几分,就非常有把握了。再结合排名看,如果考生排名也都进入拟报考高校近3年录取排名,则可以作为第一志愿大胆填报。第二,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中,由于高校录取考生成绩呈现扁平化,所以在用考生成绩分差结合排名来判断时,先看考生成绩分差是否达到拟报考高校近3年录取平均分分差,如果达到了,说明很有实力和把握考入该校。再结合排名看,如果考生排名均进入拟报考近3年高校录取排名,则可以作为中间“稳一稳”的志愿大胆填报。
(3)排位在数千名之后的考生。分两种情况。第一,在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中,用考生成绩分差判断,看考生成绩分差是否均达到拟报考高校近3年调档线分差,如果达到了,说明有实力和机会考入该高校。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多富余几分,就非常有把握考入该校了,可以大胆填报。第二,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中,也用分差判断,看考生成绩分差是否达到拟报考高校近3年录取平均分分差,如果达到了,说明相当有实力和把握考入该校,可放在高校志愿的中间顺序填报。在估分填报省份,通常只有考生估分,没有排名。所以除少数高端考生外,其余可按上面的第三种情况来判断考生的实力,同时要考虑估分的准确与否,稍微留点富余量,进行实力评估。
在考前填报的省份,考生还要用模拟考试成绩排名、分差以及考生高三阶段的主要年级排名等指标结合起来评估个人的实力。对于发挥异常的考生,包括超水平发挥和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的考生,要用高三重要考试成绩的年级排名来修正一下。对于超水平发挥的考生,报考时稍微倾向低估一些,对于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的,可以稍微高估一点点。但对于波动较大的考生来讲,以稍微低估更合适。上述方法的使用,还有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高校招生计划数较多,最好在50人以上,这样高校的录取分数线相对比较稳定;
第二,高校招生计划基本无大幅度变化,特别是大幅减少;
第三,省级招办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模式等没有大的调整。如果有变化,要仔细分析,按省级招办的建议,慎重评估和选择。一般情况,如果省级招办划定的批次录取控制线降低,则高校反之。
来源:虞立红 编著《认知高考18步:志愿填报不求人》
相关专题 |
· 高考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