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據報道,2014年整個10月,霧霾天氣就四次進京﹔具有“東方小巴黎”美譽的哈爾濱市,PM2.5頻頻“爆表”,導致航班停飛,3000余名旅客滯留機場。
10月16日《北京青年報》報道:2014年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督查工作啟動。本次督查將採取不打招呼、直奔現場、直接曝光的方式。對發現的環境違法問題,將反饋當地政府嚴肅處理。目前,對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省(市)重點區域的巡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中國青年報》11月2日發文稱:2014年5月至9月,全國人大環境資源委員會組成人員和全國人大代表共41人分赴10省(市)進行了檢查,並形成報告。報告指出,2013年,環境保護部接到的舉報案件中,大氣污染類佔73%,但在全年查處的案件中,大氣污染類僅佔12%。大氣污染舉報案件很多,但真正查處的才10%多一點。
【問題概述】
1.“半夜偷排”現象嚴重。執法檢查報告表明,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河北省執法檢查時發現一個怪現象,石家庄早晨、上午的PM2.5指數要高於下午。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晚上有偷排,尤其是后半夜偷排,造成早晨PM2.5指數高於下午。
2.違法成本低。在河北‘紅豆湯’、山東濰坊污灌等污染事件后,華北平原查獲88家向地下排污的企業,平均每家企業罰款約7萬元。如果買處理設備就需要300萬元,運行成本還得100萬元,這種情況下誰會積極治污!
3.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還比較普遍。不少地方總是強調修改法律多、正視有法不依少﹔強調整治力度多、反思執法成效少。有的城市動輒自稱查處幾百起案例,結果真正懲治的隻有幾例,最多罰十萬,有的罰兩萬,有的只是挂牌警告。
【原因分析】
首先,與環保部門監管不作為、難作為不無關系。就客觀而言,地方環保部門人員少,且“臨時工”多。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環保部門就會選擇靠污吃污,將污染企業看作衣食父母,其相應的監管辦法就是:你排污,我收費,以罰代管,各不相干。京佳教育認為:就主觀而言,污染企業點多面廣,而基層環保執法力量薄弱,技術手段落后,監管時力不從心,“小馬拉大車”現象的確存在。
其次,與地方唯GDP和唯稅收不無關系。相對於百姓要藍天白雲和清新的空氣,一些地方官員追求的是GDP增長和財政的充盈。數據顯示,我國綠色官員升遷難。一個地方的GDP增速提高0.3%,則官員升職概率高於8%。正是基於此,一些地方官員則成為污染企業的保護傘。所以才有環保局長的“大倒苦水”:隻要市(縣)主要領導不點頭,像“三高”企業這樣的污染源,環保局管不了、治不了、關不了。
第三,與權錢交易不無關系。有些地方在環保執法中,存在違法不究、人情執法現象,甚至是存在少征、漏征現象。權錢交易養肥了個別碩鼠,卻讓污染肆虐,難以治理。
第四,一些企業毫無社會責任感和法律敬畏,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不惜違法偷排,以破壞生態來換取利潤。對這種違法行為,必須嚴懲不貸。
【標准表述】
《2014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生活,關乎民族未來。霧霾天氣范圍擴大,環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發展方式亮起的紅燈。必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下決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我們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
《十八大報告》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解決措施】
1.加快建立生態文明法律制度,強化生產者環境保護的法律責任,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出重拳、下狠招。京佳教育提醒:讓污染者付出慘重的代價,讓失職瀆職者受到應有的問責,才能從源頭上管住排污。
2.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
3.建立專門機構統一組織環境保護管理工作,根治在一些地方的環保工作中存在多部門管理、“九龍治水”問題。
4.構建聯合治理大氣污染的工作機制。京佳教育專家認為,大氣污染具有區域性、流動性,各地方政府應樹立聯合治污的理念,在區域之間開展共同治污行動,才能確保治污效果。
5.完善監督舉報制度。治污行動既需要污染企業的自主自覺,也需要制度的監督管理,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監督,可以獎勵線索的方式獲取污染源,並鼓勵監督全程治理過程,加快推進環境治理。
來源:京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