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重在“科”要在“普”
中國科技館發布數據顯示,經測算,2024年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數百家科技館接待觀眾首次突破1億人次,比2023年增長16.3%。科技館點亮更多人的科學夢,成為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隨著科技創新的加速推進,新科技和新業態不斷涌現,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成為實現創新發展的堅實“兩翼”。越來越多的科普教育基地成為“科技迷”的打卡地,成為青少年的“第二課堂”。科技館已經不單是一座物理意義上的場館,而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大學校”。觸手可及的前沿科技成果、新穎有趣的科研活動、感人至深的科學家故事、沉浸式技術體驗,這些都是科技館為公眾送上的“科普大餐”。科技館用“科普+”的多元形式,把“硬核”科技融入公眾日常生活,賦能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展現出科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作用。
過去一段時間,作為科普服務核心陣地的科技館(站)和科技活動中心,在“科普+”方面作出了積極探索,呈現出一系列新氣象。比如,中國科技館推出的科學文化訪談節目《北辰對話》以“線上+線下”“對談+互動”的模式,帶領觀眾探尋科學文化前沿問題﹔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81個鄉村科普館,通過科普特色產業,打造了農牧民身邊的“科技孵化器”﹔上海自然博物館使用AI“復活術”,使長須鯨、白鱀豚和猛犸象等珍稀館藏標本“活”了起來。“科普+”在本質上是一種“大科普”理念,是覆蓋不同地域、領域和主體的社會化、多元化的科普形式,它正在全面融入社會日常,為推動科技、文化、藝術等領域的融合發展帶來了巨大潛力和活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普事業蓬勃發展,持續建設並形成了以實體科技館為依托,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數字科技館等協同發展的現代科技館體系,使科技館體系成為一項“惠民工程”,公共科普服務更加均衡普惠。數據顯示,2024年,流動科技館累計巡展746站、服務公眾2848.6萬人次﹔科普大篷車累計行駛裡程268萬公裡、開展活動3.6萬場﹔面對偏遠地區鄉村學校開展的“流動科學課”活動網絡傳播量超3.5億次。面向未來,我們需進一步提高科普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打通科普服務從城鎮到農村的“最后一公裡”,以“科普+”服務助力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
推動“科普+”資源更加開放流動。“科普+”是多元主體參與的科普新生態,它以“科普+網格”“科普+藝術”“科普+攝影”等多元形式實現了科普資源的有效利用。2021年,我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正式推出,在“天宮課堂”上,航天員們化身“太空教師”,面向全國青少年進行太空科普授課,充分利用了載人航天寶貴的天地科技設施資源。未來,我們應緊緊圍繞航天、深海、核電、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雙碳”等科技熱點領域,打造“科普+”優勢資源,加強協同聯動和資源共享,推動“科普+”資源跨域、跨界和跨國流動。近幾年,我國科技館加強了聯動共享,流動科技館和科普大篷車跨越山海,將優質科普教育資源送達偏遠地區,結出累累碩果。同時,我國流動科技館項目陸續開展國際巡展,積極探索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科普合作,進一步擴大了國際科普合作“朋友圈”,豐富了國際科普資源。
科普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其重在“科”,要在“普”。未來我們當緊貼國家重大需求,緊跟科技發展步伐,以更高質量的“科普+”厚植科技創新的沃土。
(作者:鞏永丹,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