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球教育發展作出中國貢獻
高水平“引進來”,我國教育“朋友圈”不斷擴大
九曲溪畔,隱屏峰下。
3月22日,中國人民大學與福建省南平市共同主辦首屆武夷論壇,近百位中外專家學者圍繞“‘兩個結合’:中華五千年文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開研討,問道文明與時代。30余名中外師生走進南平朱熹園,感受中華文明跨越時空的精神力量。
在“武夷精舍”的匾額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與中外學生交流。他鼓勵大家多走出課堂,在從游從學中感受文明與文化,成為推動不同文化交流互鑒的友好使者。
“林校長邀請我們多看看中國,多了解中國之美。”現場參觀學習的湯加留學生、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發展經濟學專業碩士生卡迪很是興奮,“通過留學,我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好文化使者。”
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不斷推進與國外頂尖高校的交流合作,先后與多所國外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伙伴關系——2012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成立﹔2018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絲路學院成立﹔2024年11月,中國人民大學成立全國高校第一所全球領導力學院……
“一帶一路”十年景,絲路學子家鄉行。中國人民大學絲路學院的留學生中,有不少學成后回到了家鄉,記錄並分享共建“一帶一路”建設給家鄉帶來的變化。
“作為一名在中國深造的巴基斯坦學生,我發現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目睹了‘一帶一路’建設對我家鄉的影響,它以‘喀喇昆侖公路’的形式提供了一條接通兩地的生命線。尤其是‘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帶動了經濟增長,促進了文化交流,使兩地民心相通,為巴基斯坦帶來了極大的發展。”中國人民大學絲路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巴基斯坦籍留學生郁蘭說,“共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成果和機遇屬於世界。對於我和其他許多在中國求學的巴基斯坦學生來說,這是一次改變人生的經歷,要倍加珍惜,努力深造,為家鄉作出自己的貢獻。”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表示,10年來,隨著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深化,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聯系、人員交往、文化交流日益緊密,國際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在新的歷史機遇下,高校要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積極當好共建“一帶一路”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在人才培養、智庫建設、學術交流等方面,不斷深化雙邊和多邊教育交流合作,持續提升國際影響力。
教育對外開放是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像中國人民大學一樣,很多高校都在推動高校國際交流合作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彰顯。
9月26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我國與59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國家智慧教育平台已經面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1000多萬個海外用戶提供服務。截至2024年9月,國家智慧教育平台已經有超過500億次的訪問量,成為世界上應用最活躍、受益者最多的平台,也為我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提供了寶貴的數據資源,國家數字化教育戰略取得扎實成效。同時,我國成功推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華設立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廈門大學牽頭發起“深時數字地球”“海洋負排放”國際大科學計劃,100多個國家的科學家參與了合作……
“這些工作對我們進一步服務社會、推進國際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中國教育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更加開放、更加自信的姿態,更加有實力參與國際科學發現和研究。”
高質量“走出去”,教育對外開放步伐越來越快
在堅持高水平“引進來”的同時,我國教育領域高質量“走出去”的步伐也越來越快。
在西北大學,有一支名氣響當當的團隊——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多年來,考古隊堅守知識報國的初心和使命,在絲綢之路沿線開展考古發掘與研究,直面科學研究前沿和難關,填補了多項考古研究空白。
月氏是曾經生活在中國西北的游牧民族。漢武帝命張騫出使西域,希望聯合月氏共同對抗匈奴,也由此開辟了絲綢之路。《史記》中記載的月氏,在很長時間裡都沒有確証其所在地或文化遺存,對月氏的研究討論也成為考古學界和公眾關心的問題。
2013年,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與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建中烏聯合考古隊,努力揭開史籍裡月氏的神秘面紗。2016年,考古隊在烏茲別克斯坦南部小城拜鬆發現了拉巴特墓地,隨后通過對拉巴特墓地的考古發掘和系統研究,証實其是月氏文化遺存之一。
2019年,“中烏聯合考古成果展——月氏與康居的考古發現”在烏茲別克斯坦國家歷史博物館展出,引起當地公眾、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2024年11月4日,西北大學校長孫慶偉在教育部召開的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頒獎會上介紹,西北大學發揮區位和學科優勢,積極搭建國際考古合作研究平台——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深耕絲綢之路文明交往互鑒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為中國-中亞峰會等重大主場外交活動、促進絲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學理支撐。
當前,全球治理和發展面臨新挑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發布的報告《一起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為教育打造新的社會契約》中提出,教育是一項公共行動和共同利益的形式,並呼吁各國加強研究與創新、全球團結與國際合作。
“我們培養既懂語言又有考古能力的學生,培養有國際視野、有國際工作能力的學生。同時,也培養當地的學生,請他們協助我們工作,當地不少學生在中國留過學。”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隊長王建新說,考古隊在中亞建立和推行“考古發掘+遺址保護+人才培養”三結合的模式,獲得了中亞人民的稱贊。
當前,我國的對外考古事業正在蓬勃發展。2024年8月,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卡拉卡爾帕克斯坦人文研究所共同主持的2024年度中烏聯合考古發掘項目正式啟動。自2024年起,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在卡拉卡爾帕克斯坦人文研究所的協調下,對花剌子模綠洲等開展長期、系統、全面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
教育部網站相關資料顯示,2018年以來,我國深入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議、議程及計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舉辦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等,圍繞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國際熱點和前沿議題,搭建了國際交流與合作平台,形成了保護和促進世界語言多樣性《岳麓宣言》及《福州宣言》等一批有全球影響力的成果性文件﹔全面參與多邊機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和教育援助,為應對全球共同面臨的教育挑戰、創建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全球教育治理機制,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推動數字化建設,努力塑造教育領域國際品牌
當前,共建“一帶一路”已進入第二個金色十年,職業教育的國際化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
2016年3月,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在泰國建成第一個魯班工坊﹔2017年5月,天津市經濟貿易學校在英國建成歐洲第一個魯班工坊﹔2019年3月,非洲首家魯班工坊在吉布提揭牌運營……職教“出海”,與多個國家合作建設魯班工坊,為當地青年提升學歷層次和技術技能水平搭建了新平台。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大幅度提高。”教育部副部長吳岩表示,我國與世界各國普遍開展了教育合作交流,合作建成了30余個“魯班工坊”,195個國家和地區留學生來華求學。
以魯班工坊為代表的中國職業教育,成功帶動中國優質企業和優質產能“走出去”,並得到多國的高度贊賞。
天津市教委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已建成的魯班工坊圍繞智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等重點領域,結合合作國家產業需求,開設工業機器人、新能源、雲計算、動車組檢修等多個大類多個專業,合作舉辦的學歷教育包括中職、高職、應用本科、研究生4個層次,人數超3000人,面向師生以及合作國當地企業、中資企業員工的培訓規模超過1.2萬人,為合作國家培養了大量熟悉中國技術、了解中國工藝、認知中國產品的技術技能人才。
與此同時,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深入發展,數字化轉型也已成為全球教育界共識。聯合國教育變革峰會把教育數字化變革列為五大重點行動領域之一,多國紛紛出台教育數字化發展戰略,探索利用數字技術推進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
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已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學資源庫,發布了一系列教育數字化的標准規范,在全球數字教育發展中發揮了積極引領作用。2023年,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化獎。2024年1月,繼2023年2月舉辦首屆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之后,我國舉辦2024世界數字教育大會,通過大會展示我國數字教育領域最新成果,搭建數字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平台,推動全球教育共同發展。
2024年9月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通過不斷迭代升級,中國教育數字化對世界教育的貢獻力明顯增強。全球數字教育發展指數中國排名已從第24位躍升到第9位。
“教育數字化先天帶有開放、合作、共享的基因。我們以教育數字化國際交流為紐帶,構建國際合作新范式,成功舉辦首屆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來自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會,發布了中國智慧教育藍皮書和智慧教育發展指數等成果文件,為全球教育變革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10年建設,中國慕課已上線超過7.68萬門,不僅服務了國內12.77億人次的學習,還通過“慕課出海”行動,讓中國慕課走出國門,為世界高等教育作出中國貢獻。中國慕課建設和應用規模居世界第一,已經成為世界高等教育領域的“國際品牌”。
(記者 張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