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后服務科技含量不高、社會參與動力不足——
“大科學教育”需要家校社協同發力
帶著“神奇百寶箱”,北京科技大學自然科學基礎實驗中心物理實驗中心教師裴藝麗快步走進教室。
打開百寶箱,把兩片偏振片疊在一起,旋轉其中一片,神奇的現象發生了——光線時而明亮耀眼,時而暗淡無光。她又拿出幾張粘貼著鮮花、卡通人物的透明塑料片放置在偏振片之間,圖案顏色隨著偏振片旋轉變化,如魔法般絢麗奪目。聽到台下來自5所鄉村學校的400余名中小學生發出陣陣驚呼,裴藝麗笑著解答:“是光的偏振特性,創造出了如此美妙的效果。”
大學教師走進中小學科學課堂,大中小學協同發力,這是北京科技大學定點幫扶甘肅省秦安縣的一節“i科學·科普雲課堂”課程。
中小學科學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又需要全社會聯動支持。此前由教育部等十八部門出台的《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大中小學及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明顯健全”的目標,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動對接中小學“建立‘科學教育社會課堂’專家團隊,開發適合中小學生的科學教育課程和項目”。
《意見》出台一年來,創新舉措接連落地。但調研發現,中小學科學教育仍存在諸多堵點,制約著“大科學教育”格局的構建。
校內資源不足、校外支持存瓶頸
上好鬧鐘提醒、進入系統蹲守,卻依然沒拼贏“手速”——開學時為孩子報名校內科學類課程課后服務的情景,讓北京家長劉穎頗為感慨:“一個年級300多個孩子,學校每星期僅一天有科學類課后服務,30個名額一分鐘不到就搶空了。”
火爆的不只是校內科學類課后課程,市場化科技非學科類培訓機構也在快速增長。“越來越多家長咨詢編程、人工智能等科學類課程。”北京某培訓機構一名教師說。
科學教育既需建構完備知識體系,又要在真實情境中鍛煉動手能力,構建一個校內外有效銜接、多方協同的“大科學教育”格局尤為重要。
調研發現,當前已初步形成一些校內外科學教育合作模式,如以實體科技館、科普大篷車、數字科技館等為代表的現代科技館體系,為校內科學教育提供資源補充、拓展實踐空間﹔部分大學與中小學“大手牽小手”,齊力開發課程、定向開放實驗室﹔一些中小學以購買服務等形式引入校外資源等。但整體來說,合作力度、效度遠遠不夠。
“想多開科學類課后服務,但師資不足,引入校外資源花費不小,向家長收費又怕被投訴。”一位小學校長坦言。
調研數據顯示,當前學生參與校內科技活動熱情較高,而科技類課后服務提供不足,未參加過或僅參加過1次科學類課后服務的中小學生全國佔比超過60%,有些地區甚至高達75%。
有一線教師告訴記者,即便是已開展多年的館校合作,也大多內容單一、形式固化:“要麼是帶學生去科技館參觀,要麼是館員進校講座,每學期最多一兩次,內容也缺乏針對性。”
作為科學教育重要一環的家庭,也長久被忽視。
“小學和初中階段,家庭中的科學教育缺席十分明顯。”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科學教學專委會主任委員、北京師范大學科學教育研究院院長鄭永和表示:“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家庭中的科學教育,將‘家庭活動’單獨列出。但我國教材設置的課外活動對動員家庭成員參與缺乏重視,科學場館也缺少針對家庭群體的參與指導機制,大多數家庭參觀科技場館時更像是游覽景點。”
資源分散少對接、激勵機制有欠缺
“現在頂層設計指向明確,但落地實施時缺少協同,學校對校外科技資源的利用存在碎片化現象。”多位專家反映,當前,科學教育資源廣泛分布在各個部門、領域、行業,如:公共科技資源主要集中在各類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博物館、科技館等﹔生產性科技資源主要隸屬於各類企業﹔研究性科學資源主要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等。雖然多部門政策均鼓勵和支持校外主體參與科學教育,但政策協同度不高,容易出現資源重復建設、精准對接不足等問題。
激勵機制的欠缺也制約著“大科學教育”格局的形成。
一位高校教師告訴記者,當前教師考評主要看教學科研,很多教師沒有動力更沒有精力參與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室也只是每年校慶時“象征性”地對外開放一下。
一名高科技企業工作人員表示,由於激勵政策不明確,該企業只是被動承接參觀活動,“沒啥主動、深度參與的動力”。
有專家指出,我國科學教育起步較晚,校外科技資源相關課程開發滯后。“校外科學資源大多不是專門為教育設立的,后續需圍繞科學教育的育人目標作適當設計,將科技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朱之文表示。
有效統籌整合,實現常態化協同
有專家提醒,如果不做好協同機制的統籌協調,隻依靠各學校自主進行校內外協同,不僅會使科學教育零散隨意,還有可能加劇科學教育發展的不均衡,造成優質學校愈強、薄弱學校愈弱。因此,加強部門統籌,有機整合社會各方面資源至關重要。
朱之文提出,有關部門應牽頭對可用於中小學科學教育的各種校外資源進行梳理,在與相關主體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建立校外科技資源清單。同時,賦予中小學校一定自主權,使其能夠相對自主安排校外科學教育活動。比如允許學校結合實際,從公用經費中列支校外科技教育經費。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副主任張豐則建議:“可建立聯合工作組或委員會,由各主體共同參與決策和規劃,制定合作協議和計劃,確保資源合理分配和利用,並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鄭永和呼吁,改革高校教師和相關人員評價機制,探索科技成果教育轉化的激勵機制,暢通科學家、工程師等科技人才參與校內外科學教育的渠道,鼓勵有條件的教師參與校內外“科技專家+科技教師”雙師制等科學教育新模式的實踐探索。
親身參與科普大篷車活動的經歷,給了北京大學科學教育研究基地執行副主任郭叢斌很大觸動:“活動生動多彩,能激發學生興趣。但要想取得持續的教育效果,須推動館校合作進一步深入,形成常態化、系統化的科學教育模式。同時,要探索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彌補鄉村科學教育資源不足的路徑,通過組織家庭科普實踐活動、倡導親子科普閱讀、培育家庭科普文明風尚等加強家庭科學教育。”
(記者 鄧 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