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科技創新“預備隊” 我們還需做點兒啥
——來自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觀察
汽車壓過減速帶,人踩踏產生的壓力,能不能用來發電?借助深度學習和可穿戴系統,能不能讓書法愛好者運筆如飛?這些奇思妙想,來自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的中小學生們。為期5天的大賽25日落下帷幕,800余名中小學生在武漢同台競技。面對這些國家科技創新的“預備隊”,怎麼測定他們的創造力?對他們的創新能力培養還存在哪些問題?記者趕赴這個全國規模最大的青少年科技創新賽場“蹲點”,一窺究竟。
提問題、找方法、能動手是關鍵
“怎麼想到做這個呀?”“什麼是wifi啊?”“你自己做的是哪部分呀?”“花了多少時間?”在第一天的答辯環節,每組的4~5位評委要分別與組內的30個學生自由問辯。記者跟著一位評委走過8個展台,發現這些隨意的對話裡,藏著玄機。
“不只是選拔最好的作品,更希望學生們能在准備參賽的過程中,培養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鍛煉他們提問題、分析問題、找解決方法和能動手實踐的能力。”大賽科學道德與倫理審查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岳良介紹。
正因如此,評委們需要在答辯過程中,運用智慧,仔細分辨學生對項目熟悉到什麼程度,是否理解了相關的知識點,是否自主提出了想法,參與度有多少等,再依據這些綜合打分。
不僅如此,他們還會給學生專業建議,引導他們進一步延伸思考——“做得不錯,建議增加語音操作系統,方便老年人使用”“還可以繼續優化,利用人行走產生的能量充電”“建議增加前期的社會調查研究,看看市場需求怎麼樣”……
在此基礎上,“今年還增加了‘創新素養和綜合素質考察’環節。這個環節專門考查學生的反應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導他們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這是創新的必備條件。”吳岳良說。
呵護好奇心激發多元創造
“請等一等!”在賽場,記者突然被一個小姑娘拽住。“能給您講講我們發明的給螺螄剪尾的裝置嗎?”這位勇敢的小姑娘叫楊晗羽,來自廣西柳州第八中學,她與隊友黃祉凱、袁張峻熙帶來參賽的是家用切割螺螄殼的小發明,運用了3D打印、電動機等技術。楊晗羽一邊演示一邊說,靈感源自她發現“媽媽有時給螺螄去殼會弄傷手指,想發明一種工具幫助她!”
記者在賽場看到,很多學生的研究課題都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為老人設計的智慧藥盒,解決校內自行車停車難研發的雙層停車架,為校園荷塘處理浮萍、恢復生態提出的解決方案等。
“高精尖並不是最重要的衡量標尺,找到能在生活和學習中自主觀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好苗子,才是我們更看重的。”一位評委說。
記者還發現,選手們的參賽項目五花八門,涵蓋各個學科——上海市第二中學的任思漁帶來的書法運筆引導系統,涉及計算機視覺和力反饋的知識﹔深圳市翠園中學陳冠維、曾愷然、李金榜團隊帶來的智能化假肢接受腔,涉及智能溫度控制和人體生理學原理等。
這也是這項大賽的亮點——幾乎覆蓋所有學科,而且不給固定題目、不限定時間。“重在提供一個包容交叉的平台,通過生活實際、興趣愛好牽引,更能激發創造性和熱情。”一位評委說,“總之,就是不設限制,想盡辦法呵護孩子們的好奇心,鼓勵他們盡情發揮想象力,激發多元創造。”
需多方共同培育創新沃土
“父親說,他對青年人特別有感情,總是抱著特別的希望。”大賽期間,“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旭華院士之女黃峻,向參賽師生講述了父親隱姓埋名30年、投身祖國核潛艇研制“赫赫而無名”的一生,同時也轉達了黃旭華院士對青少年的關心、關愛和寄望,“請抓住機遇、打好基礎、加倍珍惜好時光,不負韶華。希望同學們為報效祖國努力學習科學知識。”
關心關愛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讓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這也是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作為主辦方的願景。據介紹,本次大賽共邀請了近150位來自全國知名高校院所的優秀科研工作者擔任評委,力爭給更多孩子提供獲得指導的機遇。
國家競爭力的本質是創造力的競爭,而青少年創造力的培養,更需要多方共同培育創新沃土。
記者觀察到,從地區分布來看,經濟和教育發達地區的參賽選手數量較多,相對落后地區則數量較少。“的確是這樣。”一位多年參與大賽的評委表示也有同感,“希望能對相對落后地區給予一些激勵政策,激發他們輸送選手的動力,也希望社會各界能更積極主動重視對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得讓更多孩子跟得上創新的腳步!”
“在比賽中互相學習、互相激勵,能鞏固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和遠大志向,為他們未來成長成才、投身科學研究事業打好基礎。”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院士呼吁,“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一定要從娃娃抓起。”
(記者 詹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