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思政

江西財經大學《影視鑒賞》課

紅色光影裡的思政教育

王妤彬 周婧 羅書俊
2023年12月18日08:11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影像的世界,是光影雕刻,是驚艷敘事,是詩意風格,是深刻剖析,是美學升華。小小銀幕,是生活的漸近,是歷史的回放,是學生接觸優秀影視作品及其中蘊含的思想文化的重要渠道。江西財經大學的《影視鑒賞》課程已有20余年的建設歷程,作為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它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作為課程設置的基本框架,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之外,深入挖掘影視作品的思政元素並展開教學,守好意識形態陣地,潛移默化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其一切工作的根本標准。做好立德樹人的基本前提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體系這一主線,進行全過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這種教育不是空喊口號、自說自話,而應該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和各個維度,從家國情懷、理想信念、個人追求等方面錘煉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成為黨和國家需要的有用之才。

影視作品作為一種重要的信息媒介,在培養青年的國家認同、塑造青年的價值觀念方面肩負著特殊而重要的使命,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在泛娛樂化的背景下,影視作品質量良莠不齊,作為肩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的高校工作者,要時刻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學中,構建思政課與專業課同向同行、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共促共進、學校與社會互動互生、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得益彰的大思政體系。

紅色影視作品以真實的形象刻畫和人物塑造為主體,依靠大量真實可靠的史實為依據,集中反映了革命戰爭年代中華兒女愛黨愛國、忠於理想的家國情懷,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艱苦奮斗、不畏艱險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新時代愛崗敬業、勇於突破的改革創新精神,本身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近年來,一大批制作精良、導向正確的優秀紅色影視作品在大熒幕上播出,在“國慶檔”“賀歲檔”等熱門上映時段佔據一席之地。例如《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長津湖》《功勛》等,以壯觀震撼的場景呈現和細膩深沉的情感表達引導廣大觀眾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歷史,感悟今日之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影視鑒賞》課程將紅色影視作品的賞評搬上課堂,將思政課融入專業課堂之中,有助於讓影視作品中極具感染力的情感元素成為學生看、學、思的重要啟發。

作為高校美育課程,《影視鑒賞》一要通過課程教學使學生擁有影視鑒賞解讀的相關理論知識,提高理解、鑒賞電影的能力與水平﹔二要透過影視作品,感悟其人性之美,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情感、多元開放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分享意識、創新精神、團隊協作精神、終身學習意識以及國際化視野﹔三要深挖影視作品故事的文化內核,增強文化自信,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強化使命擔當。

課程團隊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重構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打造課程思政影視作品案例庫等,開展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過程,達到“四融合”的課程思政教學最佳效果。

在教學內容優化整合層面,把教學內容分為“鑒賞理論”與“電影人生”兩個模塊,其中“鑒賞理論”模塊側重於影視鑒賞理論知識的學習,包括認識電影、影像元素鑒賞、聲音元素鑒賞、鏡頭語言鑒賞,以影視作品片段賞析連接理論知識點與課程思政。“電影人生”模塊側重於影視鑒賞理論知識的應用,以專題嵌入式開展課程思政,包括電影中的家國情懷、電影中的傳統文化、電影中的真善美、電影中的理想信念。例如在《我和我的祖國》的鑒賞時,課程團隊對影片中七個截然不同的故事進行了細微化和人性化的拆解,從故事、人物、音樂、意境四個維度透視細密連貫的影像表達中的家國情懷。這種對家國情懷的講述不是說教式的,而是借助電影中所呈現國家歷史高亮時刻中的個人故事,讓學生意識到,家國情懷不是一個抽象的詞語,而是由每個中國人所經歷的、所構成的。這些時代的記憶,深度的情感,將作為學生們難以忘懷的影像記憶,留存於靈魂深處。

在課堂教學手段創新層面,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選擇知識講授、情境教學、案例教學、專題嵌入式教學、小組合作教學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去發現思考問題、歸納總結觀點,引導學生成為真正的發現者、探索者和創造者。例如在紅色歌謠的專題中,教師團隊帶領學生實踐團實地走訪了景德鎮市浮梁縣,這是電影《閃閃的紅星》的取景地。“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臘月盼春風,若要盼得親人回,嶺上開遍映山紅”,朴素的言語,唱出了生活在黑暗之中的蘇區人民渴盼紅軍歸來的強烈心聲。實踐團唱著《映山紅》,走過當年潘冬子走過的路,在情景交融的場景下,感受先輩們的革命激情與堅定的理想信念。此外,課程團隊深入開展第二課堂,豐富課程教學渠道。《影視鑒賞》在了解學生興趣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包括微電影拍攝,可視化影評等。在設計活動主題時充分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選擇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於激發學生真善美的情感,提高政治素養和道德准則的主題。課程團隊也提供了系統豐富的線上課程教學資源。2018年秋,《影視鑒賞》上線中國大學慕課網,並被認定為江西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19年)和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線上課程(2020年),線上教學資源日益豐富完善。

在教學案例選擇層面,兼顧藝術性和思想性,選擇能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視作品,力求在充分調動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培養影視鑒賞素養能力的同時彰顯課程思政活力和亮點,實現“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有機統一。例如課程團隊將“建國三部曲”,即《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作為專題之一,讓學生跟隨電影鏡頭和電影敘事,在時代用新角度重新感悟那段艱苦卓絕的歷史,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愛國熱情。除了紅色主題教育,課程團隊也注重電影中傳統文化的展現和真善美的弘揚。例如課程通過對《百鳥朝鳳》《霸王別姬》《我在故宮修文物》等電影中的中國元素和傳統文化的解讀,引導學生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自強進取、慈悲仁愛、天人合一、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與世界意義,希望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提升個人修養,塑造健康人格。

在考核評價標准層面,完善考核的內容、方法和機制,構建《影視鑒賞》課程思政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一是評價內容多維化,課程不以卷面成績作為唯一依據,而將老師對學生平時表現的主觀性評價、對學生課堂討論與課堂分享時行為與觀點的評價、學生對學生觀點的評價也納入考核標准,關注學生“質”的發展與個體差異、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創新精神。二是評價主體多元化,使用的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學生自評等形式將師生之間緊密聯結起來,成為學習共同體,更加充分客觀地體現教學效果與學習效果。

紅色影視作品是優質的、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和引路人,在課程教學中要利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影視鑒賞》作為國家一流本科課程,搭建了“大平台”、組建了“大師資”,用好了“大課堂”,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流程。教學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課程自身建設更加完善。《影視鑒賞》抓住課程思政建設的契機,挖掘了一批具有時代性、引領性、價值性的紅色影視資源。通過對紅色影視作品的解讀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影視傳播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服務於現代高水平復合型人才培養。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也積極構建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模式、優化課程思政目標、充實課程思政內容、深化課程思政元素、豐富課程思政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思政學習氛圍,優化思政教育空間,增添學生對思政教育內容的理解與應用。

教師團隊課程思政素養提升、技能深化。《影視鑒賞》課程團隊定期組織教學研討,通過協同備課、專家評課,課程組教師的教學思路得以開闊,理論水平和學習研究能力得以提升﹔通過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強化了《影視鑒賞》課程思政教學的藝術性、思想性、針對性和親和力,切實提升了課程思政教學技能。這種規律性、長期性的教學研討和協同備課,也有助於及時更新課程內容,集百家之長,讓課程走深走實。

學生學習成效顯著。作為案例的紅色影視作品兼具正確的價值導向、崇高的革命信仰、高尚的審美追求,能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們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錯誤思想的決心。在《影視鑒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增強了學習的主體性與主動性,在提升鑒賞能力、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的同時,培養了分享意識、創新精神、團隊協作精神、終身學習意識以及國際化視野﹔堅定了文化自信,厚植了愛國情懷,強化了國家認同,堅定了理想信念,銘記了責任擔當。

(作者:王妤彬,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講師﹔周婧,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講師﹔羅書俊,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責編:王鑫、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