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教育家精神:躬耕教壇的內在力量

2023年10月11日00:5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教育家精神:躬耕教壇的內在力量

【沿著黨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筆談】

9月9日,在第三十九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出席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的各位老師,從六個方面精辟概括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於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立意深遠、內容豐富,為我們今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奮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磅礡動力。深入學習和完整准確把握教育家精神的時代價值和內涵特征,增強建設教育強國和實現強師計劃的精神力量,將教育家精神的培育、弘揚和踐行落實到教師隊伍建設的全過程和各領域,引領我國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才能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實現強師報國需要教育家精神的武裝和引領

興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教師已經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單獨成章進行布局,吹響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號角。教師隊伍與教育科技人才密切相關,教師隊伍是教育強國的第一資源,是科技強國的關鍵支撐,是人才強國的重要保障。2023年,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共有1844.37萬人,體量巨大。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必須將我國規模宏大的教師隊伍培養成為支撐世界上最大規模教育體系的“大國良師”。

要建設強師隊伍,隻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才能端正自我定位,明確行動方向,形成干事創業的創造力和凝聚力。習近平總書記對於教育家精神的深刻闡釋,為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首先,教育家精神揭示了為師從教的職責使命。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育英學校考察時強調,廣大教師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人民教育家為榜樣,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了教師必須始終與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和人民的福祉緊密相連、同頻共振,要以培養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己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這是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鮮明精神標識。

其次,教育家精神描繪了新時代教師的師表形象。師表就是榜樣的力量和行動的表率。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深刻說明了教師對於學生發展、教育質量和民族未來的重要影響。教育家和優秀教師是社會的榜樣,是廣大人民教師的表率,是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廣大人民教師不僅要敬仰和學習他們身上反映出的教育家精神,還要從自身做起,躬耕實踐,在教育教學和學生發展中,在每天普通的日常工作中,時刻以教育家精神為標尺,用智慧、愛心、汗水不斷踐行教育家精神,始終把從教報國當作終身事業。

最后,教育家精神回應了變革時代的人民期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給教育內外環境帶來的深刻變化,現代化經濟轉型升級對教育的迫切需求和人民群眾不斷提高的教育期盼,還有教育的育人質量、教育社會服務功能的實現等等,都對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職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教育家精神有助於廣大教師在時代和環境變化中找到職業的確定性。隻有筑牢教育信仰之基、補足教育精神之鈣、把穩教育思想之舵,行動一致,多方合力,才能破解教師隊伍建設中的體制機制障礙,為教師安心、熱心、舒心、靜心從教營造良好的環境,才能不負新時代賦予廣大人民教師的光榮使命。

實現強師報國需要教育家精神的傳承和創新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他曾語重心長地說:“經濟總量無論是世界第二還是世界第一,未必就能夠鞏固住我們的政權。經濟發展了,但精神失落了,那國家能夠稱為強大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強大精神動力,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在教育事業發展的新的歷史階段,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領、文化的滋養、精神的支撐。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教育家是新時代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和關鍵少數,教育家精神是以教育家和優秀教師為代表的廣大教師群體在教育實踐中所體現出來的對教育事業的深層次理解和堅定信念,是推動教育事業不斷前進、不斷創新、不斷超越的動力引擎。因此,我們隻有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尊師重教文化和師道精神,不斷創新賦予其時代精神,才能以教育家精神厚植教師發展之本,以強師建設托舉教育強國之翼,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家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深刻闡釋,將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高度融合,對於打造新時代高質量教師隊伍、服務強國建設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首先,培育教育家精神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核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對廣大教師提出“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等殷切期望。總書記對教育家精神的深刻闡釋與之一脈相承,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勉勵廣大人民教師既要有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理想信念,也要有努力做“經師”和“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的道德情操﹔既要有讓每個學生都有出彩機會的育人智慧,也要有成為終身學習踐行者的躬耕態度﹔既要有用大愛書寫教育人生的仁愛之心,也要有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弘道追求,為廣大人民教師展現了一幅內容豐富、重點鮮明、相互關聯、視野開闊的奮斗圖景,也為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核心工作指引。

其次,弘揚教育家精神是強師建設的重要抓手。在推進強師建設過程中,教育家精神具有強大的驅動作用,它可以推動廣大教師自信自強、踔厲奮發,並進一步形成創造力和凝聚力。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通過弘揚教育家精神,充分發揮優秀教師和教育家的榜樣作用,能夠激發廣大人民教師“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為造就一批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大國良師”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最后,踐行教育家精神是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生而為中國人,最根本的是我們有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通於中國共產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服務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建設的實踐,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中國屬性,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夠極大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隻有凝聚起全社會對於教育家精神的共識,才能形成教師隊伍建設和強國建設的磅礡力量。

實現強師報國需要教育家精神的踐行和保障

教育家精神不僅需要理念上的共識,更需要實踐中的深耕和制度上的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代化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要通過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干出來。”因此,教育家精神的表述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廣大人民教師共同的職業要求和情感紐帶,在理解和認同的基礎上指導他們為人、為師的行為規范體系﹔教育家精神的養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沒有捷徑可走,更不可能簡單復制,廣大教師教育家精神的養成總是基於時間的沉澱、實踐的磨礪、職業的體悟等,體現在教師個體生命成長的價值追求過程之中。在這個意義上,弘揚教育家精神永遠沒有完成時,隻會留下每一位教師不斷書寫精彩的中國教育故事。教育家精神的力量彰顯,以及教育家和優秀教師典型的不斷涌現,不僅需要教師個體的內在修煉和躬耕實踐,也需要社會多方合力,營造教育家不斷涌現的社會文化和制度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家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深刻闡釋,不僅凸顯了教育家精神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也為廣大教師深入踐行教育家精神和各界營造制度保障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首先,要在宣傳教育中理解教育家精神。知是行之始,教育家精神的踐行與廣大教師對教育家精神的全面把握和正確理解是分不開的。相關部門應通過政策宣傳、專家解讀、師德報告等多元靈活方式,讓廣大教師充分認識到弘揚教育家精神不僅是教育家和優秀教師典型的事情,更是每一位教師的行為准則和奮斗方向,不僅僅存在於高大上、轟轟烈烈的事跡中,也體現在持之以恆對學生的關愛上,自覺將大家的精神轉化為小我的行動。

其次,要在職業實踐中歷練教育家精神。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精神力量需要化育涵養、砥礪激發,但隻有真切地展現於廣大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和管理實踐之中,精神力量才能成為一種現實的力量。因此,作為教師需要也必須依托教育教學工作、基於自身教學生活才能不斷培植自身的教育家精神。任何脫離教師本職工作的精神追求都是無源之水。也隻有通過這樣的教育實踐過程,廣大教師才更可能發自內心地接受教育家精神,並鼓勵他人也接受它,進而形成集體認同,增加教育家精神的人民性、民主性和合法性。

最后,要在制度完善中保障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的落地實現需要有完善的制度體系作為保障。《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創造有利條件,鼓勵教師和校長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創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學特色和辦學風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導教育家辦學。2018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繼續強調,要營造教育家脫穎而出的制度環境。因此,要不斷將教育家精神制度化、體系化、常態化,將教育家精神納入包括教師隊伍規劃、招聘與配置、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訓與開發、職業生涯管理以及勞動關系管理等在內的人力資源開發流程,為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提供全體系的制度支撐,建構更有活力的教師隊伍建設體制機制,匯聚一切有利資源,努力實現並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

(作者:曲正偉,系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