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加強基礎研究,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

洪向華 楊潤聰
2023年08月11日08:2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光明論壇】加強基礎研究,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

 近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加強基礎研究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文章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我們加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縱觀世界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應對激烈的國際科技競爭,迫切需要我們加強基礎研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精准研判國內外發展形勢,堅持發揮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的作用,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基礎研究擺在重要位置,成功組織了一批重大基礎研究任務,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基礎前沿方向重大原創成果持續涌現。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國基礎研究在人才隊伍建設、多元投入機制、交叉學科體系建設、評價體系改革等方面仍存在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需要我們切實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相關戰略部署落實到位。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加強基礎研究須統籌進行前瞻性思考、戰略性謀劃、系統性布局,優化資源配置和布局結構。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結合起來,遵循科學發展規律,加強基礎研究關鍵科學問題攻關。

科技創新,制度先行。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組織化程度越來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導對基礎研究產出的影響越來越大。持續推動基礎研究體制機制改革向縱深推進,是進一步釋放創新引擎動力、保障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我國支持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已不斷趨於完善,須進一步優化細化改革方案,發揮好制度、政策的價值驅動和戰略牽引作用。

科技強國,離不開一個個科技尖兵、科技方陣。基礎研究更離不開一個個平台的支撐。近年來,我國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成一批大國重器,基礎研究支撐平台建設取得長足進步,但是從根本上破解“兩頭在外”的問題還任重道遠。大力建設一批支撐高水平創新的基礎設施和平台刻不容緩,其中包括建設具有國際水平、突出學科交叉和協同創新的國家實驗室,建設大型共用實驗裝置、數據資源、生物資源、知識和專利信息服務等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加快高端科研儀器設備研發,提高科研裝備自給水平﹔建設超算中心和雲計算平台等數字化基礎設施,形成基於大數據的先進信息網絡支撐體系。

加強基礎研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沒有強大的基礎研究人才隊伍,自主創新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下大力氣打造體系化、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平台,完善基礎研究人才差異化評價和長周期支持機制,堅持走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之路,優化基礎學科教育體系,源源不斷地造就規模宏大的基礎研究后備力量。

開展基礎研究不能閉門造車,在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深入發展的環境下,創新要素更具開放性、流動性,關起門來是搞不好創新的。要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構筑國際基礎研究合作平台,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努力增進國際科技界開放、信任、合作,以更多重大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良好的創新生態是科研成果涌現的重要條件。開展基礎研究,需要物質保障,更需要精神激勵﹔既需要健全保護創新的法治環境,也需要營造崇尚創新的文化環境。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引導和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作者:洪向華,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潤聰,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編:郝孟佳、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