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考志願填報指導服務“買單”須謹慎
作為學生和家長的“大考”,高考已逐漸轉變為包含備考“持久戰”、應考“速決戰”、考后“信息戰”的“總體戰”。作為其中關鍵環節之一,高考志願填報指導服務已成為部分家庭應對考后“信息戰”的重要選項。但這項指導服務究竟“能不能用”“該不該用”“怎麼使用”“如何避險”,已成為熱議話題。對此,筆者建議考生和家長做到“知己知彼”“量力而行”“科學統籌”,根據自身情況理性判斷是否選擇該服務。
知己知彼,避免盲目消費
對於多數准備選擇志願填報指導服務的家庭而言,面對高考招錄新規則時的“毫無頭緒”,是誘發其消費的主因之一。為此,了解自身“需要什麼”及機構“能做什麼”,是考生及家長避免盲目“入坑”的第一道防線。
筆者通過調研梳理發現,多數相關指導服務機構目前基本上做了三件事。一是對高校綜合概況、相關專業發展潛力、學生一般發展方向進行模塊化的初步分析。其間,機構主要通過集中收集公開信息對家庭認識盲區進行補白,形成考生及家長對具體高校、專業的基本印象和選擇傾向。二是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相關測評。機構大體採用成熟量表或相關軟件描繪考生的職業興趣、職業能力、綜合素養等指標,讓學生對自己潛在的發展方向建立初步認識。三是依據考生分數,並結合歷年招生分數進行志願匹配,預估考生錄取院校層次和專業志願組。但此種匹配只是預估,與具體院校、專業的錄取分數波動無法完全對應。
志願填報服務市場之所以快速發展,正是因為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對稱、服務不對稱,由此催生了專業服務的需求。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主要信息源公開可見的情況下,是否選擇購買服務需理性對待——自己是否有能力、有精力運用機構提供的方法自主作業?萬不可盲目相信機構的焦慮渲染與自我包裝。
量力而行,避免沖動消費
多數准備選擇指導服務的家庭,通常是希望在志願填報過程中“不留遺憾”,也或懷有“撿漏”的僥幸心態。為此,了解自身實際和國家法律法規是考生及家長避免沖動“入坑”的第二道防線。
志願填報指導服務,實際上是機構或個人針對考生和家長訴求開展的營利活動,消費風險始終存在。要知道,絕大多數指導服務是在考生已經獲知考試成績后啟動的。在學校、專業傾向明確的前提下,“撿漏”是小概率事件,為此支付高額服務費用性價比極低。廣大考生,特別是家長一定要結合家庭經濟實際情況作出理性決策,切不可相互攀比,沖動消費。有時候,看似“不留遺憾”的選擇,實則事倍功半、加重考生心理負擔,甚至不利於養成子女健康消費觀和價值觀。
對於部分低分段考生和其家長而言,還應注意“假指導、真中介”“低分高錄”等一系列陷阱。考生和家長要明確高考志願僅涉及普通全日制招生。凡服務機構鼓吹的非全日制學歷教育,都是為社會辦學機構“拉人頭”,其推薦的留學項目也均為商業中介。我國高考錄取有嚴格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定。高考志願依法按照排位從高到低投檔,並不存在人為操作的可能性。換言之,任何機構提出的保証錄取承諾都是騙局,任何機構吹噓的“與高校招生機構約定”及“低分高錄”等“特殊渠道”也均不可信。
科學統籌,完成自主填報
由於許多考生和家長對各院校的專業設置、具體學習內容及未來就業等情況並不了解,填報志願時比較迷茫﹔再加上一些機構的虛假宣傳、夸大宣傳,營造出一種“填報志願必須找專業機構”的社會假象,容易給考生和家長造成誤解。那麼,考生和家長能在不依賴機構的情況下自主完成志願填報嗎?又有哪些渠道可以保障自主填報的科學性與可靠性呢?
筆者認為,廣大考生和家長可以利用公開數據和免費工具,實現目前絕大多數機構提供的核心服務,這也是避免考生及家長“入坑”的第三道防線。家長隻需提供合理意見參考和適時疏導,確保數據准確、操作謹慎、決策科學即可。事實上,所謂填報軟件依靠的大數據,均為學校官網、教育部網站和陽光高考平台上的公開信息。
對於廣大考生和家長更關心的高校、專業信息和志願匹配問題,應首先關注由各省級地方教育考試機關官方網站發布的公益性“高考志願輔助系統”、各地發布的普通高校志願填報指南以及高校官網招生網頁等。一般來說,官方開發的“高考志願輔助系統”兼具權威性、便捷性和精准性。在功能上,這些系統可以滿足各地考生查詢各校招生簡章、在地招生計劃、歷年各批次控制分數、“一分一段表”、上一年度各高校專業組本地錄取最低分及累計人數等基本信息。不僅如此,部分地方系統還具備篩選功能,考生可以根據成績、排名、專業等相關信息,篩選符合條件且有意向的院校,模擬生成志願填報草稿,為最終決斷提供參考。對於尚未開發類似系統地區的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大學生就業在線”“掌上高考”等小程序開展院校對比、專業對比。這些程序也設有專業咨詢、模擬填報等模塊,同樣能起到輔助決策的作用。
同時,各省市每年都會發布普通高校志願填報指南,這是各地覆蓋率最高的志願填報工具書,權威和准確性毋庸置疑,也是部分不熟悉互聯網或數字工具的家長了解相關志願信息的主渠道。仔細閱讀分析相關志願信息,是報好高考志願最有力的支撐之一。
(作者:廖 巍,系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師范大學基地研究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