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看職業院校如何應對畢業生就業“大考”

2023年05月06日08:21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2022年,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十年來,中職就業率(含升學)持續在96%以上,高職在91%以上。堅持以需求導向辦學,市場缺什麼人才,學校就培養什麼人才。這是讓職教畢業生能夠憑借一技之長成為用人單位“香餑餑”的直接原因。

5月起,畢業生求職進入沖刺階段。職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

目前,職教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如何?為助力職教畢業生就業,職業院校進行了哪些實踐?該如何打破畢業生求職中面臨的“隱形門檻”?

多元服務促進學生充分就業

“普通教育側重於抽象思維能力,職業教育強調動手實踐能力,職業院校要弘揚工匠精神,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走向社會。”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吳訪升說,近年來,我國針對職業教育推出了很多新舉措,正在逐漸打破職業教育學生求職中面對的“隱形門檻”與學歷“天花板”,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將呈現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發展格局。

“學校要牢牢把握國家職業教育政策釋放出的新紅利,多措並舉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為學生提供招聘求職、就業咨詢、就業幫扶等綜合服務,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公裡’,打造‘暖心、省心、安心’的就業服務品牌。”吳訪升說。

學生能就好業,學校才有未來。為了讓學生充分就業,各職業院校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不斷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堅持“高端化合作、高水平培養、高質量就業”,深化校企合作、拓寬就業渠道,全面推進就業工作健康發展,是天津市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形成了“就好業進鐵院”的口碑。

該校深入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深入開展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構建學院、招生就業辦公室、二級學院“三級聯動”機制,從機構、人員、經費等方面給予充分保障。

該校還將班主任、輔導員、專業教師共同納入畢業生就業工作團隊,開展精准幫扶指導,定期組織就業工作研討,分析形勢、破解難題,動員全體教職工主動聯系單位,形成全員服務就業合力,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就業寶”服務平台,讓畢業生由“統一配菜”走向“自主選菜”。該校黨委書記張炳燭介紹,該平台通過與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對接,實現了信息實時共享。在每年春季招聘中,都有數百家用人單位與大二學生簽訂就業意向。“我們還發揮行業優勢,牽頭成立了全國化工醫藥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和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教育集團,每年可提供就業實習崗位6000余個,由此筑牢崗位‘蓄水池’。”張炳燭說。

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十年來,中職就業率(含升學)持續在96%以上,高職在91%以上,高於普通高校的平均值。

讓所培養的人才“適銷對路”

堅持以需求導向辦學,市場缺什麼人才,學校就培養什麼人才。這是讓職教畢業生能夠憑借一技之長成為用人單位“香餑餑”的直接原因。

天津職業大學正是搶抓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機遇,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學校+企業”雙主體就業育人等模式與機制,讓走出校園的畢業生“適銷對路”。

近年來,天津職業大學通過充分挖掘職業教育優勢,以深化產教融合為抓手,創建基於1+X証書的職教集團、產業學院、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探索訂單培養、學徒制應用與學生就業相結合,為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提供了扎實有力的特色方案。

該校在其特色專業“智慧健康養老與服務”建設中探索了充滿活力的多元辦學模式,通過開展現代學徒制培訓,孵化可復制可推廣的教學模式,開拓了更多學生就業崗位,打通畢業生就業“最后一公裡”。

天津職業大學黨委書記夏靜波表示,該校養老專業教師團隊在學生實習期間定期掌握學生動態、進行線上答疑與科學指導,並根據實際隨時調整教學方案,推動教學改革創新,培養不同類型的養老專業服務人才。

目前,天津市大型養老綜合體項目康寧津園已經接收天津職業大學養老專業畢業生110名,同時,還有15名在校生跟崗實習生、18名頂崗實習生,頂崗實習的學生通過考核可留在公司就業。

除了訂單培養與學徒制培訓等模式外,職業院校還從專業建設等角度發力,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全方位促進畢業生就業。

5年來,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新型就業育人模式,打造了一批重點專業群,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在實踐探索中,該校以按需施教的辦學思路,不斷改進人才培養方案,加快優化專業結構,及時淘汰就業率低、社會需求不高的專業。如今,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尚未走出校門就被企業提前“預定”。

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依托職教集團成立專業建設委員會,對接產業鏈和產業需求,做強專業群。“正因為我們優化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了‘分類培養、分層教學’,才增強了畢業生‘零距離’上崗能力,從而為就業工作固本強基。”張炳燭感嘆道。

從“能就業”到“就好業”的進階

讓學生真正掌握專業技能是職業教育的重要任務。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養與社會接軌的技能人才的內在要求,也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重要途徑。

石家庄理工職業學院執行院長李杏麗告訴記者,該學院畢業去向落實率連續3年穩步提升,實現了從“能就業”到“就好業”的轉變。

李杏麗介紹,該校以“走出去”和“請進來”方式,深入開展產教融合,以此提升畢業去向落實率。例如,該校通過訪企拓崗和引入龍頭企業,提升了畢業生就業崗位匹配度。

如今,該校讓工廠進到校園,把課堂搬到生產線上,時時了解企業需求,精准高效培養學生技能,從而實現了教學與企業真實場景的結合。

在李杏麗看來,隻有把理論知識和技能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把學生培養成行家裡手。李杏麗介紹,該校為深度促進產教融合,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要研究和實踐方向,按照產、學、研、用、孵“五位一體”的發展格局,與石家庄市鹿泉區電子信息產業園共建信創產業學院。

該校還根據企業崗位任務,開發了實景化模塊課程,建立了以工作項目為單元的專業課程體系,按照“生產性、實境化、任務式”教學模式重構課程內容體系,並利用產業園企業的實際工作場景,讓學生在理論知識基礎上進行實踐操作,在實踐工作中學習理論知識,實現了“學中做,做中學”。

“我們實施了‘教產崗位互通、專兼教師協作’的‘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式,由此構建起了多元培養培訓體系,由產教融合邁向產教共生。近幾年的畢業去向落實率穩定在97%以上。”李杏麗說。

目前,該校通過深入開展訪企拓崗活動,開拓優質就業崗位4800多個,建立了1000余家長期用人單位庫,形成了全員共同參與、校友支持的畢業生就業市場體系。(記者 過國忠 陳 曦 陳汝健)

(責編:李依環、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