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當職場女性有了娃,如何讓“軟肋”成為“鎧甲”

2023年03月17日08:23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當職場女性有了娃,如何讓“軟肋”成為“鎧甲”

2023年,中國計劃生育協會、中國青年網絡和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共同發布的《全國大學生婚育觀念調查》顯示,55%的女大學生將事業穩定作為生育孩子的重要條件之一。

拼事業,還是生娃?對於不少處於育齡期的職場女性來說,很難判斷這是個多選題,還是單選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青年報社《兩會青年說》的節目邀請嘉賓共同探尋這一話題:當職場女性事業上升期“撞”上生育黃金期,如何最大程度減少對女性生育意願的影響?如何讓女性“魚與熊掌”二者兼得,在收獲至愛寶寶的同時,也能夠在職場獲得人生價值與成就感?

升職還是生娃 別成為二選一的題

“對於職場女性來說,當媽是道坎兒。”40歲的張會敏對這句話深有感悟。

她有兩個孩子,大女兒11歲,小兒子3歲。第一次懷孕前,她是一家商超的店長,西服和高跟鞋是她的職場標配,張會敏至今記得自己在會議室裡自信地與客戶談判的樣子,那是她職場生涯的高光時刻。這一切,在有了第一個孩子后,就轉向了另一條軌道。

張會敏總結說:“在職場和生育的矛盾中,最難平衡的就是時間。”最令她糾結的時期是孩子0-3歲時,沒有父母支持,帶娃壓力大﹔上幼兒園后,如何保証按時接送娃又是一道坎兒﹔如果寶寶生病了,能請幾天假來照顧孩子……這一串串問題,接連困擾著張會敏。

和她一樣的職場媽媽,有人在工作與照顧孩子的時間中打轉,有人困在背奶的窘境裡。

32歲的趙越也是一名職場媽媽,她的母親可以幫她帶孩子,這讓重返職場的她少了一絲壓力。但回去上班的第一天,她多了一項新任務:背奶。

趙越所在的公司有兩個母嬰室,沒生孩子前,她總覺得“利用率很低”,成為背奶媽媽后,她才發現,“使用母嬰室是需要排隊的”。

為了能盡快吸完奶回去工作,趙越通常會選擇無人使用的會議室“速戰速決”。但會議室並不能給背奶媽媽安全感。有一次,趙越在會議室的隔間剛吸完奶,原本無人的會議室突然涌進一大群人開會,看著手裡裝滿母乳的奶袋和攤開的吸奶工具,她驟然緊張起來,躡手躡腳地坐在隔間,不敢發出一點聲響,直至同事開完會離開,她才悄悄打開門出去。

一個背奶媽媽說,擠奶帶來身體上的痛苦能忍受,令她不能忍受的是,為什麼職場媽媽不能坦然、輕鬆地擠奶、背奶?背奶帶來的尷尬與困窘,反倒成了職場媽媽的普遍心境。

趙崢是一家公司的合伙人兼客戶總監,有時哺乳時間正好趕上開會,在漲奶到無法忍受后,不得不留下一句“我需要吸奶”,飛速離場,留下同事們面面相覷。每逢這種尷尬的時刻,趙崢都打心底裡期待社會能多點對哺乳期女性困境的科普,讓更多人理解職場媽媽的不易。

“其實,升職和生娃並非隻能二選一,職場女性也不必強迫自己成為滿分媽媽,放輕鬆些就好。”趙崢希望社會層面更多考慮職場媽媽的狀況,公司和公共場所能修建完備的母嬰室,讓她們感受到生育友好型社會的體貼與呵護,可以大大減輕職場媽媽的心理壓力。

因生育遭受隱性就業歧視不能忍

34歲的逸塵和老公相識7年,結婚4年,沒娃。逸塵身邊總有親戚朋友提醒她,“你已經到了該生孩子的年紀”,但她更傾向沒有孩子的“丁克”生活。特別是逸塵在職場中發現女性極易因生育而遭受歧視,更降低了生育意願。

北京一家民企的HR阿雅坦言,考察育齡女性的婚育情況,是公司招聘女性員工的重點。雖然法律明確規定不得存在就業歧視,但是職場中依然有一些不成文的“隱性手段”。阿雅透露,HR會通過閑聊或者一些旁敲側擊的提問,讓求職者無意中“透露”出自己的真實婚育現狀,而對於一些不願意說明婚育情況的女性求職者,公司很可能直接不予錄用。

去年年底結婚的何甜,就職於某世界五百強公司負責行政管理,她的心理壓力則是擔心休產假回來后自己的崗位被人替代。

25歲的王梓就因為生育被部門邊緣化。她曾就職於湖南的一家企業,當得知自己懷孕的那一刻,第一反應是“完蛋了”。原本賞識她的領導,把她從核心部門調離至邊緣崗位,做著技術含量低且和自己所學專業關系不大的瑣事。直至孩子快兩歲時,情況也沒有好轉。

其間,王梓忍不住多次找領導表達轉崗訴求,得到的多半是不痛不痒的回答。這種隱性職場歧視,讓她有種焦慮和挫敗感。“希望企業能對職場媽媽多些肯定,不要以偏概全地認為女性在當了媽媽后,就不能委以重任,這既沒有人文關懷,也不公平。”王梓並不氣餒,她相信自己能在孩子和職場間都能勝任,“因為這也是為孩子做榜樣”。

27歲的李書晴在剛畢業就規劃好了何時要孩子,在她看來,女性生養孩子,“宜早不宜遲”。她更渴望體驗擁有一個寶寶的人生感受,“媽媽”這個人生新角色可以帶來力量與信心。

雖然領教過職場和孩子帶來的兩難,但張會敏不后悔成為一名母親,現在她成了一名保險行業從業者。在她看來,這份工作最吸引自己的是能彈性上下班,她能按時接送孩子上下學,還能兼顧職場工作。

下班回家,孩子會和她分享當天的趣事,笑著展示新學會的知識,在家裡加班時,孩子在旁邊給她鼓勁兒,她感受到那一刻的幸福與滿足感。這座城市有無數個她,為母則剛,她們在職場與家庭之間努力打拼,讓“軟肋”成為“鎧甲”。

怎樣給職場媽媽“穩穩的幸福”

2023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正式實施,全方位保障“她”權益。

在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法學院副教授張麗雲看來,該法的施行對更加全面地保障職場女性的權益具有積極意義。“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后強化了婦女平等就業權保障,明確禁止招錄性別歧視情形,加大對孕哺期婦女權益的保護。”張麗雲解讀道。

各地針對育齡女性就業歧視的問題出台了相關法律條例。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處罰裁量基准表》中明確提出,對用人單位在招錄(聘)過程中以性別為由拒絕錄(聘)用婦女,或者差別化地提高對婦女錄(聘)用標准,或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降低女職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等行為,依法最高可處五萬元罰款。

上海市年初開始施行的《上海市婦女權益保障條例》中,新增了性別平等統計報告制度、性別平等評估機制,並要求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的保障制度。

在張麗雲看來,這是一個好的開端,立法從根本上制止職場歧視行為,根除顯性就業歧視,對一些“隱性歧視”具有威懾作用。“現在女性的法律素養明顯提高,若招聘過程中存在歧視問題,女性可以向婦女聯合會、工會、勞動行政部門、當地派出所等相關部門求助,一經查實,勞動單位將按法律賠償求職者。”張麗雲說。

除了育齡女性面臨的就業歧視問題,對於背奶媽媽的困擾,國家也放在了心上。2022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門聯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女職工較多的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孕婦休息室、哺乳室等母嬰設施,落實母乳喂養促進行動。

中日友好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程嬌影坦言,職場女性通常面臨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壓力。她呼吁,職場要多給背奶媽媽一些實質性的關愛。如配備照顧女性隱私的母嬰室,在其間安置著循環播放小寶寶視頻的電視,可以幫助背奶媽媽縮短擠奶的時間。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楊勝慧說,當事業上升期“撞”上生育黃金期,解決職場女性生育難題需要從國家政策到社會、企業、家庭等各方合力。她建議,企業除了相應的職能或經濟利益追求外,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給予生育階段女性更多關照﹔家庭中,男性要多參與育兒環節,共同承擔家務、子女陪伴等家庭事務﹔女性自身也應樹立積極的生育觀。

阿雅建議,政府部門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比如給招聘育齡女性的中小企業一些減免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這將很大程度上提高企業招聘育齡女性的積極性,也讓適育女性不再因為害怕失去工作而放棄生育。

在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邢台市律師行業黨委副書記齊秀敏看來,隻有在兼顧企業利益、女性員工利益的情況下,才能讓企業願意更好地為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讓生育期的女性員工解除后顧之憂。

在產科執業近20年的程嬌影說,倘若能看著一個小生命從蹣跚學步到長大成人,是一件很有價值和意義的事。她經常和年輕媽媽說:“每個寶寶都是上天給我們的最好禮物。”

(應採訪對象要求,部分採訪對象為化名)

(記者 溫維娜 黃丹瑋)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