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學徒制:
“現場工程師”培養的秘密武器
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類型。普通教育的宗旨是讓學生習得科學知識,進而提升國民科學文化素養,培養學術型人才﹔而發端於傳統學徒制的職業教育則是向學生傳授技術知識,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相對於普通教育,中國特色學徒制是職業教育改革方向,也是實施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必須關注的現實問題。
中國特色學徒制的核心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按照我國現行行政隸屬關系,除技工教育外,我國中等職業教育、高職專科教育和職業本科教育均由相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舉辦和管理。由於教育部門更熟悉普通教育的辦學規律,在缺乏企業參與的背景下,校企“兩張皮”問題一直存在並延續至今。一方面,企業參與的缺乏,使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很難對接經濟產業需要,人才培養規模質量與產業需求存在剛性或結構性矛盾﹔課程內容不能有效對接職業資格,企業的認同度不高﹔職業學校教學依然沿襲普通學校學科化教學模式,不能有效對接生產過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較為滯后,企業技術人員進入職業學校缺乏制度支持,加之職業教育評價制度沒有及時跟進,職業學校作為校企合作的一方主體,很難有效支持企業發展,學生實踐性教學面臨“一廂情願”的尷尬境地。另一方面,在經過世紀之交的校企分離改革后,出於對產品質量的保障和經濟效益的考量,企業缺乏重新舉辦或參與職業教育的動力,甚至對參與學校學生的實踐實訓也持消極態度,職業學校實習實訓面臨現實困難。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中國特色學徒制改革這一關乎職業教育發展的核心問題。2022年,教育部等五部門發布《關於實施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專項培養計劃”),是近年來我國學徒制改革的又一重大舉措,旨在面向重點領域數字化、智能化職業場景下人才緊缺技術崗位,遴選發布生產企業崗位需求,對接匹配職業教育資源,以中國特色學徒制為主要培養形式,在實踐中探索形成現場工程師培養標准,培養一大批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現場工程師,展示了國家和政府深化中國特色學徒制改革的堅定態度。
專項培養計劃採用由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對我國實施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的總體思路、工作目標、重點任務以及組織實施進行頂層設計。重點圍繞校企聯合實施學徒培養、推進招生考試評價改革、打造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助力提升員工數字技能四個關鍵問題進行了部署。這種由上而下的制度變革,能充分彰顯我國的制度優勢,通過各級國家機構有機協同和政策支持,確保項目目標的實現。
但專項培養計劃實施需要認真研究企業的內在動力問題。近年來,國務院、教育部等頒布一系列旨在實施中國特色學徒制改革的行政法規和規章,全國人大順應時代及時修訂了《職業教育法》,確立了中國特色學徒制的法律地位。但客觀來說,在實施學徒制改革過程中,企業舉辦或參與職業教育內在動力問題仍然需要通過深化改革予以化解。以中國特色學徒制為主要培養形式,在實踐中探索培養現場工程師是專項培養計劃的目標與策略,需要調動市場主體企業的積極性與能動性。可以說,要把企業作為現場工程師培養的重要主體,給予項目企業“金融+財政+土地”組合式激勵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解決其內部動力問題。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之所以被世界各國借鑒,成功之處就在於國家通過立法解決企業的人力資本流失危機,促進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在我國現行法律框架下,項目企業知識產權不確定性的風險、高技術技能人才的不確定流動都會對項目企業投資職業教育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實施專項培養計劃,應借鑒德國等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立法經驗,在國家法律層面對企業舉辦或參與職業教育進行系統設計和具體規范,以保護企業的知識產權和人力資本,方能實現更長遠的發展。
另一方面,作為項目合作另一主體的職業院校,專項培養計劃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從政策層面予以學校全面支持。學校參與專項培養計劃情況可以作為高職“雙高計劃”、中職“雙優計劃”等考核遴選參考,地方教育附加專項資金和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專項資金的統籌規劃也對項目學校予以傾斜,對績效顯著的學校給予獎勵,支持項目學校與合作企業共同加大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工程訓練中心等的建設投入等優惠。這一系列組合拳極大釋放了政策紅利,對於調動學校積極參與項目實施具有強勁的外部推動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效推動專項計劃實施,相關學校的內涵發展也至關重要。學校要更新觀念、主動變革,始終堅持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學校類型定位,按照技術生成的邏輯對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課程內容和教學組織進行重組。完善校企合作的體制機制,學校專業設置要與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要求相對接,避免學科化傾向﹔專業課程體系、核心課程、高水平教材以及配套的數字化資源要與現場工程師資格獲取相對接,避免按照學科邏輯組織課程﹔教學過程要與真實的生產過程相對接,從做中學,從做中教,避免按照學科課程進行教學。同時,學校要根據專項培養計劃不斷完善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和企業合作打造一支高質量“雙師型”教師團隊,助力企業員工數字技能提升,這樣才能實現專項培養計劃的培養目標。
(作者:陳鵬、馬知道,分別系陝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陝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研究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