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模范——
情系祖國 矢志完成夢想“拼圖”
【一線講述】
講述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基礎科研與人文社科處處長、教授 顧冬冬
2009年初夏,不到30歲的我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讀完博士之后,來到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弗勞恩霍夫激光技術研究所,開啟了作為“洪堡學者”的研究生涯。
我選擇了一項在當時很有挑戰性的前沿研究課題——金屬基納米復合材料激光增材制造。即便在十余年后的今天,它仍然是增材制造領域的研究熱點。留學兩年間,我整天沉浸在實驗室裡,熟悉各類裝備、掌握工藝方法、理解科學原理,向著激光增材制造的國際學術前沿不斷邁進。
留學結束后,回到培育我的南航,回歸航空航天領域,是我堅定的選擇。
我從事的增材制造研究亦稱3D打印,就是從點到面再到體去制造三維零件,並賦予它復雜的結構和獨特的性能。回歸祖國后,我心中的科研創新夢更加豐滿且美好。為增材制造的前沿突破貢獻中國力量,成為我的理想與目標。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1年,我們的研究論文《材料—結構—性能一體化激光金屬增材制造》登上《科學》雜志,期刊封面以“增材制造的一種綜合性策略”加以推介,同期《科學》主編以“跨尺度調控”為題作亮點評述,認為我們的研究“變革了更為整體性的方法來優化金屬構件”。
家人為我慶賀時,問我:“什麼是一體化?”我指了指兒子手裡的拼圖,笑著說:“這就是一體化。”科學、技術、學識、理想、激情、拼搏,這些都是筑夢的要素,是一幅拼圖的一個個部分,它們環環相扣、嚴絲合縫,拼出來的就是夢想的樣子。
在我的夢想拼圖中,最重要的一塊是祖國的需要。祖國的航空航天科技日新月異,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很多挑戰要面對,有很多難題要攻克。我帶著一群有夢想、有干勁的年輕人,正在為此努力:我們研發了激光增材制造高性能鋁基復合材料,通過獨特的納米微粒提升構件強韌化水平﹔建立了稀土改性高強鋁激光增材制造工藝調控關鍵技術,材料比強度比肩鈦的性能水平﹔創新了融合仿生結構和多材料布局的增材制造結構,實現了復雜整體構件多功能化……
我們的研究成果在10余種航空航天型號20多種典型結構制造上應用,獲得空軍“創新杯”優勝獎、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獎。我培養的一批學生畢業后成長為航空航天企業骨干、技術能手、青年工匠。成果、人才、團隊、集體,更多元素讓夢想的拼圖更加豐滿。
2019年,我再次來到德國班貝格,領取德國洪堡基金會頒發的弗勞恩霍夫-貝塞爾研究獎,內心感慨萬千。從留學到今天,我的“成績單”上書寫了更多有意義的成果,而這些成績都有一個響當當的歸屬——我的祖國。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李曉、陳之殷、蘇雁、周洪雙、張士英、陳元秋、禹愛華、王斯敏 本報通訊員 徐夢玲、徐虹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