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新興文學教育如何攜手並進
“五四”以來,文學教育一直是一個重要話題,文言與白話、審美與功利等命題的討論一直進行著。這種討論背后折射的是時代、文化、文學、教育等諸多要素之間的復雜關系。而關於“文學教育的危機”則主要是21世紀以來文學界與語文教育界共同關注的話題,且這種“危機”的形式是百年中國文學教育所未遭遇的。為什麼21世紀的文學教育會出現危機?在這種危機面前,文學教育如何應對?這些都是值得討論的問題。
圖像的平面性與拼貼性,可能取代文字的人文性與審美性
關於“文學教育的危機”,有學者認為,隨著大眾文化的崛起、文學消費思潮的盛行、審美取向的泛化和轉型期各種社會問題的凸顯,今天的文學教育正受到大眾文化、文學世俗化和庸俗化,以及閱讀圖像化的外部沖擊。就文學教育內部而言,審美特性異化為科學認知、價值理性異化為工具理性等問題直接導致了文學教育的危機。
所謂“危機”,一般頻發於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新時期以來中國的文化轉型集中表現在審美文化向消費文化、語言文化向視覺文化轉型等。這些不同層面的文化轉型,都對文學教育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影響最大的便是語言文化向視覺文化或圖像文化的轉型,因為這是傳播媒介的變革,一種由語言媒介向圖像媒介的轉變。
以語言文字媒介為中心的文化,特征是“富有邏輯的復雜思維,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對於自相矛盾的憎惡,超常的冷靜和客觀以及等待受眾反應的耐心”。而以圖像為中心的文化則以娛樂為核心,“所有的內容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需要營造的是形象而不是抽象和復雜,“它使信息變得沒有內容、沒有歷史、沒有語境,也就是說,信息被包裝成娛樂”。因此,從“語言文字”媒介向“圖像屏幕”媒介的轉變,“紙上”向“屏上”轉變,不僅是一種傳播形式的變革,也是一種傳播內容的變革,這種變革對傳統的文學教育帶來沖擊。
當圖像代替文字成為我們認識世界的方法和途徑,並逐步演變成一種思維方式時,以視覺的淺層愉悅和感官的直接刺激為特征的圖像閱讀取代語言文字閱讀也就無法避免。對圖像閱讀帶來的問題,德國社會學家西梅爾曾提出批評:“現在沒有哪一種刺激物能比感官的愉悅和神經的麻痺更值得享受。還有誰想要了解嚴肅和安靜的藝術?這種藝術必須用靈魂來尋覓才能完全心領神會,而靈魂是這個欣賞者所必須首先擁有的。今天我們所要求的快感是能以某種方式刺激那些神經的快感,所有稍稍深刻的內容都必須加以排除。”
語言文字建構的美學世界需要我們深入體驗、感知與追尋,而圖像呈現在我們面前,直接帶來輕鬆、扁平的感受,不需要思維的深度介入,“以揭示的方式遮蔽,以在場的方式不在場,以其強制性的嵌入方式迅速佔據我們思維空間,使我們思維失去‘延遲’的時空,也就失去了沉思、體悟的時空,它以瞬間的揭示遮蔽其背后隱匿的東西,‘不在場’的‘召喚’被迫擱置”。
在圖像閱讀過程中,內容豐富多彩,我們卻一無所獲,我們自以為看盡了人世百態,但心靈則日益淺薄與蒼白。讀圖取代了讀文,圖像的平面性、感官性、瞬間性與拼貼性,可能就取代了文字的圓整性、思考性、人文性、想象性與審美性。“‘不在場’的‘召喚’被迫擱置”,導致在充滿想象的文學閱讀中,深層情感互動消失殆盡,精神世界的豐富性、思想世界的多元性也就不復存在。
在圖像世界裡,在感官刺激與瞬時享受中,審美感知能力漸行漸遠,即便是文字閱讀也會選擇那些淺直的圖文書、動漫書,更有甚者對傳統的文學經典進行戲說與演繹,曲解與顛覆。由此,在生命成長中所必需的養料如人文精神、審美情懷、情感品質等也就逐漸減少乃至消失,通過文學教育來影響人、塑造人的功能也就隨之被削弱喪失。
對文學作品的接受就是在語言中追尋精神歸宿
文學教育以語言為核心。讀者通過文學世界裡的各種審美元素走進一個獨特的情感和審美空間,在獲得審美愉悅、人生啟迪與情感淨化與升華的同時,也使文學作品的審美品格、精神內涵與文化意蘊得以生成。這一切都建立在對作品語言深入閱讀基礎之上。語言,是人類“詩意棲居”的主要載體。在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看來,隻有“思想者和作詩者”才有讓我們獲得“詩意的棲居”的可能,從而構建精神家園。這是因為他們的語言閃耀著詩性的光芒,這些光芒伴隨著我們的人生之路,照亮生命與人性,在困苦中奮力前行。
文學通過語言承載了個人與人類命運的全部歷程,對文學作品的接受就是在語言中追尋內在根基與精神歸宿,追尋外在的理想世界與情感皈依。文學正是以這種獨特的形式揭示了“人生的意味、生命的存在和命運的悲愴”。正因此,文學教育史也是人類精神皈依的心靈史。
“詩意的棲居”必然依靠讀文而不是讀圖。語言是文學接收者與他人、自然、社會,與過去、現在、未來的紐帶,人們在讀文的過程中走向語言建構的自足世界,在這個世界裡跨越時空,打開自身,與作品、作者、世界對話,也與自我對話,在語言的世界裡進行情感的溝通與交流,實現思想的撞擊與共鳴,並觀照自我與世界,從而啟迪生命、提升境界,通過語言世界在現實世界建構詩意人生。圖片化、音響化、戲說、搞笑化等娛化樂形式嚴重影響文學文本的處境。
如果說,圖像曾經作為必要的補充豐富著文學教育,那麼當圖像以其巨大的力量擠壓以語言為重點的文學教育之時,大力倡導回歸語言文字的閱讀,尤其是回歸文學經典的閱讀也就更顯示出其重要的意義,因為文學經典是全人類的精神財富和思想資源。
大眾文本和影像文本都可以納入文學教育
當然,倡導傳統文學經典閱讀回歸的同時,也要直面時代的文化現象。我們應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和足夠的自信去面對圖像時代。要關注傳統意義上文學教育所遭遇的危機,更應該深入思考,在“讀圖時代”文學作品的接受應該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延續,圖像閱讀如何與紙質作品相結合,怎樣在傳統的文學閱讀中利用現代科技,也許這些問題的思考與解決能使“讀圖時代”的文學教育煥發出新的生機。
其實,圖像與語言文字之間同樣可以建立良性的互動關系。在中國電影發展進程中,很多成功的電影作品背后都有審美、藝術、思想等方面俱佳的文學作品作支撐。而在一個網絡文學迅速發展與圖像文化流行的年代,對“文學經典”的內涵也要有新的理解,應該以動態的、歷史的眼光來看待,也許今天被視為“流行與通俗”的文學作品,在明天就成為“經典”。文學教育對“經典”的選擇可以釆用多元方式,不應囿於傳統的經典作品,大眾文本和影像文本都可以納入文學教育,從而為多元的審美需求提供多元的選擇,吸引更多的年輕讀者,以促進文學教育的發展。
除了文學教育的內容需要創新之外,文學教育的方式也需要創新。文學教育的核心是審美精神的培養,圖像文化的流行將審美“日常生活化”,這種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審美體驗,與傳統文學教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它能為圖像時代的文學教育提供重要的審美基礎。顯然不能隻採用傳統語言文化的方式進行審美教育,因為一個文學作品採用語言媒介還是圖像媒介,所帶來的審美體驗是有差別的。因此,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把“日常生活”的圖像審美積累與語言文本審美教育有效結合起來,是“讀圖時代”文學教育的一個重要話題,需要不斷探索。
“讀圖時代”文學教育面臨危機,是必須直面的現實,但“危機”中同樣也孕育著“轉機”,面對語言文化向圖像文化轉型的歷史情境,我們要倡導語言閱讀的回歸,也應看到文學教育新內容與新方式產生的可能。堅持以開放的態度、科學的精神不斷創新,文學教育的未來依然值得期待。
(作者:黃 敏,系贛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