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當考研成為“剛需” 進階是專業要求也是個人追求

2019年09月26日09:17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當考研成為“剛需” 進階是專業要求也是個人追求

  “當所有‘苗子’都長高了,總有‘苗子’希望長得更高。無論繼續從事科研或者參加工作,誰不喜歡更高更好的‘苗子’?”

  9月24日,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進入為期4天的預報名階段。近年來,對醫學、金融、土木等專業的學生來說,考研似乎已成為勢在必行的選擇。例如,考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專碩),除了在校期間通過考試拿到《執業醫師資格証》《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証書》這兩個必要的証書以外,碩士畢業証本身意味著有更大的機會進入更好的平台。對好的醫院和機構來說,研究生學歷是必需的,否則隻能去相對較差的平台,學歷也會成為未來晉升的障礙。

  研究生教育人群要比基礎教育的覆蓋面窄,如何化解“剛需”考研的矛盾?這是否意味著高校本科課程設置需要繼續深化改革?日前,科技日報記者進行了相關採訪。

  競爭壓力下的能力証明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干弋芮雖仍是一名大三學生,卻早已在准備考研。

  “土木專業的女生寥寥可數,岩土方向更是稀少。大一剛開學的時候班導師就提醒我,土木專業的女生如果僅僅擁有一個本科學歷,之后找工作的競爭力很小。”她說,土木工程專業工作的辛苦艱難以及女性在該行業的從業實際,都是必須直面的現實問題。怎麼去獲得競爭優勢或避免就業時可能會遇到的競爭壓力,取決於自己的選擇。

  同時,土木這種行業的特殊性也是她選擇考研的主因之一。“畢竟土木工程是一個強調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學科。大學本科所學的是偏理論基礎的東西,相對於直接在工作中獲得工程實踐經驗與技能而言,在研究生的學習階段裡對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挖掘深化,對我來說是一種更安心更保險的選擇。”她舉例說,土木工程本科畢業后基本隻能選擇施工單位和一些小型設計院,或者一些科研院所的勞務外聘人員,而研究生如果去施工單位可以選擇單位內部較好的研發中心或者選擇科研院所和設計院。此外,畢業基薪、升職時限等方面研究生都會比本科生好一些。“畢竟出類拔萃者不在少數,我需要一個証明自己的資本。”

  四川省區域科學學會副秘書長、四川大學經濟學博士王波認為,“倒逼”本科應屆生考研的原因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對於如土木工程、金融、醫學等專業本身而言,其對經驗及知識要求較高,更加注重規范性、專業性,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充分的理論知識做足鋪墊。

  另一方面,這些行業的用人標准更偏向於高學歷。“除了用硬性的學歷進行篩選以外,很難有其他更合適的人才選拔方式,用人單位也能夠依據學歷更好地進行量化考核。”他舉例說,像金融學如果選擇銀行就業,本科學歷在股份制銀行的起點為支行層面的銷售崗位,較難進入分行的核心部門﹔而四大國有銀行一般需要在櫃台進行實踐,職位競聘當中也會考察學歷條件。“可見,本科與研究生在學歷上的差距將直接影響到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其入職之后再選擇以MBA等方式進行學歷提升,很多人更傾向於直接考研。”

  精細分工后的現實體現

  “部分‘剛需’專業的考研淘汰率的確很高。”干弋芮說,土木工程專業方向研究生錄取率極低,就自己的專業方向來說,數百人的年級,最終研究生隻錄取十幾個人,這個淘汰比例是很高的。有人不甘心繼續二戰三戰四戰,將自己很大部分時間都奉獻給了考研,也有人選擇抱著遺憾直接去工作。

  “考研對誰來說都是一個未知系數很大的事情,怎麼在數百萬學生裡脫穎而出實現目標,除了努力別無他法。”她說,一些同學從大三開始就一頭扎在考研機構的自習室裡,一有時間就背單詞做高數,“每個人都想在這場殘酷的競爭中成功”。

  “研究生教育屬於進階教育,在教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了保障基礎教育資源,保障研究生教育質量,考研必然會呈現出高淘汰率的現象。”西南交大相關教育專家表示,判斷錄取率高低,首先需要從社會經濟發展、行業發展的角度去分析,即不同行業的就業情況對報考的影響很大。同時,考研需求大也與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密切相關,一些發展較快、薪資水平較高、預期前景較好的行業,對人才需求開始精細化,“從最初的找人干活到現在需要專業的人干活,這也是社會分工精細化的現實體現。”

  “部分專業考研高淘汰率的現狀難以化解。那麼從考研落榜學生自身出發,可以適當調整求職預期,拓寬職業規劃視野,摒棄唯單位、唯編制的想法,將自身發展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還應當積極尋求除學歷外的其他提升途徑,關注一些專業性的証書和職業技能的培養,提高職場競爭力。這和考研的最終目標也是高度一致的。”王波說,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看,可以適當完善職業培訓,打通崗位晉升通道,運用多種指標綜合考察人才,而不拘泥於學歷門檻﹔還要積極培育新經濟實體,擴大就業覆蓋,為應屆畢業生提供更多職位選擇。

  人才沃土中更高的“苗子”

  近年來,隨著考研“剛需”現象的出現,不少關於本科生課程設置是否合理的討論逐漸出現。既然研究生教育是一種進階教育,如果說某一個專業對考研需求較大,那麼是否意味著其本科課程設置方面有問題?

  “我覺得並沒有太大問題。在我眼裡考研需求和本科課程設置並沒有太大關聯。”干弋芮說,本科生考研需求的產生更多是基於提高自我競爭力,所以即使增大了課程難度和深度,也不會對自己考研的選擇產生影響。

  “當所有‘苗子’都長高了,總有‘苗子’希望長得更高。無論繼續從事科研或者參加工作,誰不喜歡更高更好的‘苗子’?”她說,不可否認增大課程難度和深度的確能夠提高專業整體水平,但進行課程設置改革目前仍有難度。“就我的專業來說,土木是一個技術性的專業。除去高數等基本學科之外,還有各種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等課程,從大一開始課程就滿滿當當。怎麼去控制這個數量與質量的度,我感覺是需要考慮的。”

  王波也認為,考研需求大主要還是源於個人求職意向,希望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這同時也為解決考研需求較大的問題提供了主要解決思路。“本科課程可以做適當調整,如提升教學難度、提高實務水平、適當加大本科學業壓力,拓寬本碩連讀適用范圍,或者在不延長學制的前提下,提高本科生、研究生的培養效率。”他說,解決考研需求大的問題,應當凝聚全社會的力量,需要教育管理部門、高校、用人單位通力合作,也需要緊跟國家宏觀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最根本實際,以需求為導向,妥善處理好人才培養問題。(記者 盛利)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