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陳立雯:把垃圾分類這件事堅持下去
圖為陳立雯在河北省淶水縣南峪村做垃圾分類試點。(受訪者供圖)
陳立雯是一名“80后”。她曾於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學習環境史,此后又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學習,當時,她的研究課題就是中國的垃圾分類和回收史。海外的學習和研究經歷,使陳立雯開始“從一個歷史的維度來看中國的垃圾分類問題”。
2009年,陳立雯加入了一個向公眾宣傳生態理念的環保組織,同時,也會做一些工作來幫助因垃圾填埋和焚燒而遭受污染的社區。通過在環保組織中的調研,陳立雯發現,北京市垃圾處理的容量早已能夠滿足垃圾產生量,但是,在垃圾回收末端的混合處理卻容易產生對空氣和土地的污染,污染防治的措施難以規范。
想要解決垃圾的混合處理問題,就要找到垃圾產生的源頭,“而想要減少垃圾產生,就要從建立垃圾分類體系做起。”陳立雯說。
這一次,陳立雯決定從中國農村開始,“相較於城市垃圾問題,農村原本也沒有成熟的垃圾收運體系,是一片空白,隻需要‘立’。”她說。
動員村民
2016年1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指出,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
這讓當時還在大洋彼岸讀書的陳立雯非常興奮。2017年8月,陳立雯獲得美國南加州大學碩士學位,她選擇回國,到農村親身實踐垃圾分類。
調研后陳立雯發現,農村難以處理的垃圾主要是廢棄塑料,因為廚余垃圾是可以降解的。
在陳立雯成長的上世紀80年代,塑料袋並不多見。那時候,陳立雯的的家鄉幾乎每家每戶都養豬養牛,牲畜將泔水吃盡,牲畜的糞便又“變身”肥料重新回歸土地。而現在,村裡的年輕人不再養牲畜,主食和蔬菜都主要依靠購買,這導致了塑料制品的廢棄物越來越多。
“要想實現垃圾分類處理,應該形成一個高效管理的系統,動員起這個系統中的每一個人。”陳立雯說。
在她看來,從垃圾的產生者開始,到垃圾的收集者,再到垃圾的處理者,許多人構成了垃圾處理的整個鏈條。隻有把各個鏈條之間的關系調整好之后,才能有效地解決垃圾處理的問題。在她選擇的試點河北省淶水縣南峪村裡,她從動員村民開始,一家一家、一桶一桶地收起了生活垃圾。
形成合力
慢慢地,陳立雯的故事吸引了不少媒體前來採訪,這給她的環保事業帶來了新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想要推進垃圾分類的人找到了我們”,陳立雯說,“這有利於在垃圾分類這件事上形成一個巨大的合力。”
“終有一天,我們的社會會實現‘零廢棄’,這是我的夢想。”陳立雯認為,雖然仍有一些人不明白應該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可能有意願但缺少實際進行分類的經驗,但回國幾年來,她已經感受到了國人環保意識的增強和垃圾分類意願的明顯增加。
環保意識日漸深入人心也給了陳立雯堅持下去的信心和動力。談及以后的規劃,她說,“機遇和挑戰同在,這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我會把垃圾分類這件事堅持下去”。(於 涵)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2月23日 第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