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把公益心帶向世界各地

徐悅邦
2017年02月06日07:3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把公益心帶向世界各地

  陰斌斌創辦的“造夢公益組織”,曾在馬薩雷貧民窟組織過足球比賽。圖為陰斌斌(后排左二)與足球隊員合影。

  在印度支教時,袁怡(右二)曾穿上當地的特色服飾,參加學校的文藝演出。圖為袁怡與學校裡其他志願者合影。

  在造夢公益組織貧民窟畫展項目的頒獎典禮上,陳舒捷(右一)和優秀小畫家合影留念。

  在印度支教時,袁怡(右一)在加爾各答一所小學授課,教小學生一些簡單的英語、西班牙語單詞和中文詞匯。

  “剔除公益外表‘高尚’‘無私’等外殼,其內在本質是實實在在的實踐,在於幫助他人獲得改變的機會。”一位正從事公益事業的留學生感慨道。

  做公益並非“畢其功於一役”

  做公益並非“畢其功於一役”。其間,學子會遇到許多不盡如人意的事,吃苦頭、栽跟頭再正常不過。

  陰斌斌曾就讀於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一篇關於非洲貧民窟的文章。於是,他便托文章作者聯系位於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馬薩雷希望小學的校長大衛,希望前往當地支教。陰斌斌說:“馬薩雷希望小學一共隻有6名教師。他們是‘萬能教師’,輪流教授科學、數學、英語、斯瓦西裡語等課程。但每個人的工資都很低,人員流動性極高。我剛到這兒時,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總共214名,重建后有304人。但因為學校每年的午餐費由美國一家公益組織資助,僅夠180個人的全年午餐。於是,這180個人的午餐得‘掰開’給304個人共用。許多學生經常吃不飽。”

  陰斌斌說,“一條臭水溝緊鄰著學校,但由於這兒沒有垃圾處理廠,所有的垃圾都順著河流漂浮而下,水溝裡堆滿了垃圾。我每次都會繞道而行,但有一次卻發現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在臭水溝裡撿胡蘿卜吃。被人看到后,小男孩害羞地跑開了。”

  “這所希望小學由廢棄鐵皮搭建而成,裡面沒有廁所、沒有窗戶,屋頂還漏雨。孩子們偶爾還會被破舊鐵皮劃傷而感染疾病。這個面積不足180平方米的‘大鐵欄’中,空氣不流通、十分悶熱,過道狹窄,卻容納著300多名學生。有一次,我正在給學生上課,恰逢廚師在做午飯。廚房的油煙飄進了教室。一節課的時間,我的眼睛就被熏得生疼。而且教室裡光線昏暗,上課時我們需要打開手機的閃光燈,學生才能看清黑板上寫的字。”陰斌斌補充道。

  “所以我們來這兒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重新修建這所小學。這可不是一件簡單事。在前期准備階段,我們就遇到過不少困難。比如當地的包工頭看到我們是外國人,便漫天要價。我和他洽談了4個多小時才把價格壓低。”陰斌斌說,“但新的問題卻接踵而至,比如大多數施工工人聽不懂英語,所以我很難直接與他們溝通﹔工人們看不懂設計圖紙,不知道應如何規范施工,剛開始時竟將地基挖成了近30度的斜坡﹔當地盜竊事件頻發,我們購買的建筑材料經常在夜間被人偷走﹔由於施工團隊管理不善,導致工人行為散漫、不願工作,這非常耽誤工期﹔我們這個公益組織的成員全是學生,沒有施工經驗。我每天都得待在工地,監督施工工人。若稍一離開,就有可能出現地基被壘成弧形、牆被砌歪了的情況。有一次,在我外出買建筑材料的半天時間裡,工人們在施工時竟然忘記留下窗戶的位置。迫於無奈,隻能把牆推倒了重建。”

  “孩子永遠是那麼單純”

  學子在做公益途中,雖然會遇到不少“泥濘”的彎路,卻也收獲了許多意料之外的感動,看見社會中的“那一縷陽光”。

  袁怡曾在厄瓜多爾聖靈大學交換學習。她通過參加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聯合會組織的海外志願者項目,前往印度支教。“之所以選擇印度,因為我想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當時,我被派到加爾各答的一所小學裡為學生授課,教他們一些簡單的英語、西班牙語單詞和中文詞匯﹔向他們介紹中國的傳統節日﹔組織他們玩游戲——‘踢足球’‘老鷹捉小雞’等。雖然條件比較簡陋,每次踢球時他們隻能光著腳丫,但隻要一上綠茵場,他們的臉上便時刻挂著笑容。同行的志願者都稱贊這些孩子踢得非常好,這讓我倍感鼓舞。”袁怡說。

  陰斌斌談到一次相似的經歷:“有一次上課時,我在黑板上寫滿了字,但一時找不到黑板擦。這時一個孩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用自己的衣袖幫我把黑板擦干淨。孩子們永遠是那麼單純、善良,他們不會覺得自己所處的環境非常艱苦。相反的,他們每天都過得非常開心。當時我心裡想著,就算僅僅是為了這些孩子的笑容,我也一定要做點什麼。”

  陳舒捷曾就讀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專攻建筑設計。她現在是陰斌斌成立的“造夢公益組織”中的一員。她說:“高中在新加坡留學時,我曾與當地一家貧困兒童救助中心合作過。當時,我們召集了一些當地的高中生,教救助中心的孩子們做泥塑和小工藝品,並將他們的作品拿到新加坡最繁華的商業街——烏節路上義賣。義賣所得捐給了這家貧困兒童救助中心。讓我感動的是,雖然孩子們做的泥塑、鑰匙鏈等都不算美觀,但還是會有許多路人在攤位前駐足,購買這些小工藝品。定價兩新加坡元的泥塑,有不少人會出10新加坡元購買。前前后后,我們一共籌集到了近3000新加坡元。”

  陳舒捷還分享了與她同在肯尼亞內羅畢馬薩雷貧民窟做公益的伙伴所經歷過的一件事:

  在一節課上,有個孩子畫了這麼一幅畫——畫的內容看起來像一個個香水瓶。於是便有人詢問他:“你畫的是什麼呀?”

  “我畫的是摩天大樓。”

  “你為什麼要畫摩天大樓呀?”

  “因為有一次我去內羅畢市中心時,看到了一棟棟非常高的樓。我覺得那是我見過最美好的事物了。”

  陳舒捷接著說:“馬薩雷貧民窟裡的孩子從小一直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幾乎沒有走出去的機會。在我們看來可能是再平常不過的東西,比如高樓、汽車、河流等,卻是他們眼中的美好事物。”

  “隻有一腔熱情還不夠”

  做公益不能“病急亂投醫”。在這一過程中,留學生們會遇到許多亟須解決的實際問題,隻有一腔熱情遠遠不夠,還得拿出實打實的本事,才能“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去印度支教前,沒有人給我做過相關培訓。我不知道應該按照哪些步驟來系統性地為孩子們講授課程。於是,我隻能教他們一些簡單的詞匯,諸如‘一二三四五’這類的。而且我教授給他們的知識缺乏連貫性,十分零散。”袁怡說,“由於當地匯集了不少外國志願者,這些印度孩子還認識一些簡單的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等其他語言的詞匯,但這些東西對他們並沒有多大用處。”

  說到這兒,袁怡垂下了頭,陷入到沉思中,顯得有些沮喪。“在印度支教時,我經常會去一個名叫‘兒童之家’的救助中心幫忙,那兒收養了許多殘疾兒童。但我每次去那兒,隻能為他們洗洗尿布、喂喂飯等,或是護著他們,避免他們在玩耍時不小心摔倒。”袁怡接著說,“有些孩子因為從小被拋棄,食道受損。對他們來說,吃飯是一種煎熬。有時給他們喂食時,他們會因為難以咽下食物而嘔吐。若不強制給他們喂食,孩子們便會因飢餓而日漸消瘦、甚至死亡。每當我遇到這種情況,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受罪,能做的隻有輕輕地拍他們的背,卻幫不上其他忙。一想到這些,我便感到十分懊惱。而在‘兒童之家’裡有一位阿姨,她是一名律師。每年她都會在這兒待上幾個月。她還領養了救助中心裡的一個孩子。這個孩子的人生軌跡因此而改變了。”

  (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7年02月06日 第 09 版)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