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長的最后一課
林建華寄語北大畢業生:網絡時代更需要理性
各位嘉賓,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幾年前,同學們躊躇滿志、帶著忐忑和喜悅來到這裡。今天,你們將懷著夢想和期待離開燕園,步入激動人心和充滿挑戰的未來。作為校長,我要向同學們表示祝賀,也希望借這個機會,向為你們的成長辛勤付出的老師、員工和家長們,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和敬意!
今年的畢業致辭,我想和大家談一個稍微嚴肅一點的話題:網絡時代,更需要理性。
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了,就在你們將要畢業的這段時間,世界發生了不少事情。一向嚴謹持重甚至有點保守的英國人,通過公投,決定脫離歐盟﹔備受矚目的美國總統大選,一反常態,沒有了關於社會價值和社會問題的理性探討,陷入了嘩眾取寵和相互指責﹔還有,在裡約奧運會的前夕,巴西的總統遭到彈劾,拉美和中東的一些國家動蕩不安,以種族和宗教為借口的戰爭和沖突不斷,極端主義蔓延,難民潮、恐怖主義讓所有善良的人都不能“隔岸觀火”了。一些悲觀的學者甚至認為,也許我們這代人,將會目睹“羅馬帝國崩潰”一樣的動蕩歷史。二戰結束70年、冷戰結束20多年之后,世界好像又轉入了某種“新常態”。
世界上發生的這些事情與我們並不遙遠。我們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也是這個時代的一部分。我們所有人的生活,甚至未來的人生軌跡,都可能因此而改變。世界所發生的這些事情,當然有其深刻社會根源。但大家是否想過,網絡和人們社交方式的變化,也為這些事情的發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大家知道,信息和網絡技術為知識的獲取和傳播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人們可以從網上方便地學習和獲取任何知識,也可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思想。網絡技術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社交方式,人們可以即時地與成百上千的人交換信息,這些無疑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進步。但是,大家是否發現,伴隨而來的還有一些其他社會效應。大量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的信息,侵佔了人們的靜心與沉思,也阻礙了令人感動的眼神與關切。在虛擬的社區裡,人們的獵奇心態被放大,善良,因為習以為常而不受關注,而那些超乎常理的奇聞逸事、聳人聽聞的傳言被廣為傳播。缺少了當面的觀點交鋒和理性思考,膚淺的、迎合的、偏激的甚至粗魯的觀點大行其道。這些在傳統的社交體系中,也許算不了什麼,但在網絡時代,信息的傳播更加扁平化了,你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一個不經意的轉發,也許會像蝴蝶翅膀,在遠方煽起一場颶風。網絡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任性了!
同學們,一百年前,蔡元培先生來北大擔任校長時,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主張,打破了當時北大的陳腐風氣,奠定了現代中國大學的思想基礎。蔡元培校長當時還對學生提出三點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礪德行,三曰敬愛師長。一百年來,他的這些主張一直為我們所堅守,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北大人,也形成了北大“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這些思想更顯得彌足珍貴。
在信息時代,大學已經不再能夠壟斷知識了,但大學所代表的人類理性思維,變得更加重要,更加不可或缺!大學幫助學生學習和了解人類文明的精髓,培養跨文化、跨文明的思維能力與交流能力,使他們具有寬廣的視野和正確的歷史觀﹔大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使他們明辨是非、堅持真理,而不是人雲亦雲、隨波逐流﹔大學應當使學生牢固樹立核心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們懂得,簡單的拿來主義並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民粹和狹隘民族主義也不行,我們要探索出一條中國自己的道路。
同學們,你們在北大、在燕園度過了最美好的幾年時光。這幾年,你們付出了,也收獲了。從燕園眺望世界,我們不隻一次地問自己:這個世界會更好嗎?今天,當你們將要從燕園走向世界的時候,請一定要告訴自己,北大人的一生都是努力使這個世界朝著好的、向上的、光明的方向發展。
在這分別的時刻,我希望伴隨你們的不僅有專業知識和生存能力,還有經過激烈思想碰撞所形成的堅定信念和價值觀﹔不僅有真誠的同學情誼,還有北大人的家國情懷﹔不僅有對燕園生活的美好記憶,還有守正、奉獻、超越和“敢為天下先”的使命感。我相信,你們在北大收獲的一切,都將激勵你們,始終站在時代的最前沿,去弘揚正氣,去堅守正道,去不斷創新,去引領未來。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充滿機遇、孕育夢想的時代,一個瞬息萬變、荊棘叢生的時代。我們都是被歷史所塑造的,但我們也正在和將要創造歷史。勇敢地融入時代,是每個北大人最好的選擇。
北大精神將生生不息,與你們同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