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長的最后一課
長治醫學院鄭建中:像愛惜眼睛一樣愛惜醫者的榮譽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科學會堂隆重舉行2016屆畢業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共同慶祝和見証18名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和1800多名本專科學生圓滿完成學業,開啟新的人生航程。在此,我代表學院,向全體畢業同學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養育你們的父母和培養你們的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幾年前你們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對醫學的向往踏進了長醫校園,暢游於知識的海洋,流連於醫學的殿堂。不知不覺間已是幾個四季交替、寒來暑往,在知識的熏陶、生活的磨礪和時間的雕琢下,你們走向了成熟、走向了堅強。或許你們依然會有許多生活中、學習中的困惑,但同時你們也學會了坦然的面對和理性的思考。你們是我來長醫工作后,送走的第一屆畢業生,雖然我沒能陪伴你們度過在長醫的青春歲月,見証你們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但我和其他老師一樣對你們的成長、成才感到由衷的高興和自豪!
同學們,我們今天的主題是一個關於畢業啟程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你們,而故事的起點在長醫。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隻不過要將時間回撥至81年前。1935年1月,一個剛滿30歲的年輕醫學博士從法國學成畢業。他沒有貪圖國外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和優越的工作條件,義無反顧地回到了積貧積弱、災難深重的祖國,他以一個醫者的仁愛之心和精湛的技術,不分貴賤,不計得失,傾盡所能為苦難的同胞們解除病痛,並很快成為了一名頗有成就的醫學專家。抗日戰爭爆發后,在百折不撓、抗戰到底的民族精神感召下,他幾經輾轉毅然來到條件更為艱苦的延安,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激情投入到陝甘寧邊區的醫療衛生工作中,看病不分職務高低,出診不顧山高路遠,他的服務贏得了廣大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1939年7月,中央授命他組建中央機關直屬醫院,在隻有“一座山、兩個幫手、3000元經費”的情況下,他和同志們夜以繼日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在荒山上挖鑿了40眼窯洞作為病房,沒有消毒鍋,就用汽油桶自己設計、自己加工,靠著這種精神硬是把醫院建了起來,極大的改善了當時延安缺醫少藥的狀況。毛主席親自為醫院命名為“延安中央醫院”。他也成為延安中央醫院的首任院長。1945年9月,上黨戰役打響,拉開了解放戰爭的序幕。為滿足救治前線傷員的迫切需要,劉伯承、鄧小平請求中央在太行山區設立戰地醫院。他再次臨危受命,和夫人一行六人帶著剛滿2歲的女兒和一台X光機,從延安出發越過層層封鎖線來到太行山根據地。經過緊張艱苦的籌備,1946年7月1日,“晉冀魯豫軍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總院”在河北正式成立。同時,為了解決前線醫療救護隊專業人員嚴重匱乏的問題,在他的倡導下總院創辦了“附屬護士學校”。后來,劉鄧大軍南下作戰,中央考慮到太行老區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的巨大犧牲和重大貢獻,將醫院和附屬護士學校一並留在了老區,以更好地回報和服務老區人民。1948年,醫院和學校從河北遷至長治,后幾經易名,不斷發展,成為了我們今天的長治醫學院和附屬和平醫院。故事講到這裡,大家都能猜到這位醫生是誰。他就是我國著名的醫學家,新中國結核病防治事業的奠基人,我們長治醫學院和附屬和平醫院的締造者——何穆醫生。
每每想起這個故事,我的心情久久無法平靜。之所以在今天與大家一起重溫這段歷史,就是因為你們也要啟程。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勿忘過去的苦難輝煌,不負今天的使命擔當,無愧明天的偉大夢想”。在來長醫任職之初,令我費盡心思的是長治醫學院作為一所有著70年辦學歷史和優良傳統的地方醫學院校,辦學該如何定位?人才培養該怎樣體現長醫的特色?在認真閱讀了長醫的校史,參觀了和平醫院院史館之后,我找到了答案。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一道道縱橫交錯、轉戰太行的路線圖,還有靜靜呈列在館裡的那台何穆院長從延安帶來的X光機,似乎都在向我們訴說著什麼。忘記了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沒有了傳承,就割斷了血脈。再過幾天大家就要告別母校,無論你們是就業、創業,還是繼續深造,無論是近在咫尺,還是遠隔天涯,請不要忘記你是一名有著紅色基因的長醫人,請不要忘記作為一名長醫人必須堅守的榮譽、精神和責任。為此,我對大家提三點希望:
一是希望你們像愛惜眼睛一樣愛惜母校和醫者的榮譽。長治醫學院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創建的醫學院校之一,是人民軍隊饋贈給太行老區人民的珍貴禮物。她自誕生之日起就把服務人民作為自己終極的使命和責任,紅色的歷史、光榮的傳統、卓著的貢獻,值得每一名長醫人為之驕傲和自豪。當然,母校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未能給你一張系出名門的履歷,讓你在競爭激烈的求職大軍中搶得先機﹔也未能像地處經濟發達的大都市,給你帶來更多的機遇和便利﹔甚至沒能給你一座功能齊全的圖書館、寬敞舒適的宿舍、座位充足的自習室。但無論如何,當你們跨入長醫校門的那一刻,你們就把自己與長治醫學院永遠地聯系在了一起。在她的懷抱裡,你們盡情揮洒青春的激情和汗水,無悔地擁抱成長的煩惱與喜悅,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青春歲月。作為你們人生旅途中的關鍵驛站,母校的精神和傳統已經融入了你們的血脈,為你們打上永不磨滅的烙印。母校是什麼?有人說:就是那個你自己可以罵千遍,卻不允許別人罵一句的地方。因為母校的榮譽不容詆毀,母校的形象不容抹黑,這既是一種飲水思源、知恩圖報的美德,也是一種純潔質朴的赤子情懷。希望你們離開母校后,用扎實的工作業績、用優異的研究成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母校爭光添彩。
醫者,仁心仁術。醫生和教師被譽為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盡心竭力地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是每個醫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一百多年前,醫學教育的始祖、臨床醫學的泰斗、現代臨床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在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面對醫學生講過這麼一段話,他說,“各位,機會的大門為你們敞開著,你們的前途不可限量。如果你們隻顧著追求自己的利益,把一份崇高神聖的使命糟蹋成一門卑劣的生意,將你們的同胞當成掙錢的工具,一心隻想著發財致富,你們一定可以如願以償﹔但如此一來,你們也就賣掉了一份寶貴的遺產,毀掉了醫生的清譽,也扭曲了一個歷史悠久的優良傳統和受人尊敬的行業。”我們常說做人要有底線,那麼當醫生更要有底線。堅守底線,或許你不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全部,但可以讓你活得更有尊嚴﹔突破底線,或許你得到了暫時的滿足,但你腳下可能就是萬劫不復的深淵。希望每個同學都要牢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學生誓言,都要給自己在心裡劃一條職業操守和道德倫理的底線,一條無論如何都不可跨越的良心的底線。守護靈魂深處的淨土,守望人性本質的光輝,堅守醫生職業的准則,做一個德技雙馨的醫務工作者,用自己的一生去捍衛白衣天使的聖潔。
二是希望你們傳承和弘揚太行精神和白求恩精神。人是需要有一些精神的。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太行精神和全心全意、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是我們長醫光榮歷史的積澱,是歷代長醫人心血汗水的結晶,是長醫70載薪火傳承、生生永續的精神凝聚,更是新時代長醫人傳承紅色基因、擔負歷史使命、打造長醫特色的精神文化。在我們長醫校園裡,有諸多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寶貴題詞,悉數這些墨寶的內容,無不是有關太行精神和白求恩精神,體現出革命先輩對長醫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一個學校如此多的題詞,在全國高校中是少見的,這是我們長醫紅色殿堂的光輝印記,也是我們長醫人踐行兩大精神的力量源泉。同學們,很有可能你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未必能讓自己稱心如意﹔你們的第一筆工資不一定能比得上農民工兄弟﹔你們當中的一些人,或許短時期內不得不加入“北漂”或“南漂”的行列,甚至你們和有情人也未必都能終成眷屬。請不要讓暫時的困難把你嚇住,停止你前行的腳步。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隻要夢想仍在、初衷不改,隻要你不拋棄、不放棄,一切皆有可能。要做好“十年磨一劍”的思想准備,要耐得住“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寂寞,要經受得住“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磨練。人生是一部關於奮斗的史詩,區別在於,有的人堅持寫完,有的人過早放棄。在困難面前,投機取巧隻能誤入歧途,輕言放棄隻能半途而廢,隻有吃苦耐勞、堅忍不拔,才能漸入佳境,才有資格享受苦盡甘來的甜蜜與幸福。
醫學是關於生命的科學,守護的是生命,維系的是健康。這就要求每一名醫務人員在工作中必須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細致謹慎﹔必須嚴格地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部門的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任何不負責任、馬虎敷衍,都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損害。醫學是有溫度的科學,需要對人的尊重和關懷。再年輕的醫生,在病人的眼裡也是長者,他願意向你傾吐一切;再無能的醫生,在病人眼裡也是聖賢,他認為你可以解決一切。正是由於患者對醫生這種無限的信任和依賴,作為醫者必須要有一種人文的情懷,一種感同身受的體貼,一種一視同仁的平等,一份寬容善良的理解,還有一顆誠懇專注的耐心。美國醫生特魯多名聲遠揚,並不是因為他的學術成就,而是他墓碑上刻的幾句話“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段銘言越過時空,久久的流傳在人間。它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什麼是醫學:醫學是飽含人文精神的科學,抽去醫學的人文性,就拋棄了醫學的本質屬性。同時,大家必須認識到,醫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科學,需要窮盡一生去學習和探索。我常常講,醫學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院校教育階段僅僅讓一個醫學生成為半成品﹔成為成品,還需要經過畢業后教育﹔要想成為精品或極品,就必須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是希望你們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大家可曾記得2003年的“非典”,我國內地累計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令人痛心的是,醫護人員的患病人數佔非典患者總數的1/5,非典死亡人數中1�3 是戰斗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看到當時嚴峻的防治形勢,一些西方國家曾斷言:“非典”將擊垮中國,將抵消中國20年改革開放的全部發展成果。在“非典”發病的高峰期,我院附屬和平醫院接到省委省政府的命令,組建醫療隊奔赴省城太原援助抗擊“非典”。短短三天時間,千余名和平職工向醫院黨委遞交了請戰書,經過精心選拔49人的醫療隊整裝待發。他們中有病床前正在盡孝的兒子,有即將舉行婚禮的准新娘,作為醫護人員他們最清楚沖在抗擊“非典”第一線意味著什麼,是和平醫院的光榮傳統,是醫務人員救死扶傷的神聖使命,讓他們在國家和民族處於危難之時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一個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人,一個把個人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的聯系起來的人,一個關鍵時刻能夠站得出來、危難時刻能夠豁得出去的人,才能鑄就大寫的人生。希望同學們在追求自己人生夢想的時候,請不要忘記自己肩負的責任,像你們的老師和歷屆學長那樣,心系民族復興、心系國家發展、心系人民福祉,仰望天空,腳踏實地,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投身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中去,做一個勇於擔當的長醫人!最近一期的我院院報刊登了我校原黨委副書記王新才教授的文章“傳承紅色基因,擔負歷史使命”,很值得大家認真閱讀、深入思考。
六月畢業季,又到離別時。同學們,雛鳥告別巢穴,是為了在更高的天際翱翔﹔游魚告別淺灘,是為了在更深的海洋遨游。長醫見証了你們的大學時代,老師們陪你們走過了校園的青春歲月。如果可以,我想把夏日清晨杏林園裡的絲絲清涼、朗朗書聲,把秋日梧桐道上的片片金黃、款款深情,把母校老師的殷殷囑托、聲聲祝福,統統打包進你們的行囊,陪伴你們為追逐夢想而勇敢啟程!
祝你們一路順風,前程似錦!謝謝大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