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論考試中,材料是整個作答的基礎,所有的答案要來自於給定資料。理清材料的邏輯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在考試中,大部分考生由於時間有限和練習不夠導致很難快速並准確地看到申論的作答採分點。通過關鍵詞的掌握和邏輯的結合,是提高考生作答和作答准確度的關鍵。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為各位考生詳細說明如何利用關鍵詞降低閱讀難度。
在申論的作答中常見的邏輯就是並列的邏輯,但是還有一種表明重點的關鍵詞往往被大家忽略。這種表明重點的關鍵詞可以幫助大家解決難懂的材料並快速地理解材料和進行作答。
主要的表重點的提示詞有:換句話說、總而言之、從根本上、也就是說、歸根到底······掌握好這些關鍵詞有助於幫助大家進行快速閱讀材料,進行精准作答。
以國考真題的例子來分析。2012年地市真題中最后一則材料表述如下:
塞內加認為,由於未曾預料到的事件對我們的傷害最大,由於我們必須預想到所有事情,因此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牢記,最糟糕的事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每個人在駕車啟程,走下樓梯,或是與朋友話別時,都應意識到各種致命的可能性。塞內加強調:“不應有始料未及之事。我們的思想應先行一步,去面對所有的問題。我們所要考慮的,不應僅是什麼事常會發生,而更應是什麼事有可能發生。”
在經歷了大地震之后,許多人主張應疏散整個地區的民眾,並且不要在震區重建房屋。但塞內加並不認為地球上會有一個地方具有徹底的安全。“誰又能保証,他們所站立的這塊或那塊土地,就是更好的地基呢?如果我們以為,世界上的某個地方可以幸免於難,保証安全,那我們就錯了……大自然還沒用這種方式創造過任何永恆不變的東西。”
有中國學者讀了阿蘭·德波頓的文章之后這樣解讀塞內加的思想:沒有絕對的安全,在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的歷史正是一個與災難相伴以及與災難抗爭的歷史,而塞內加的思想看似悲觀,卻有助於我們培養憂患意識,有助於國人在災難來臨之際保持清醒、從容與淡定,並減輕災難和流血帶來的震驚,進而積極地應對災難。從這個意義上說,塞內加道出的是與中國古代改革家王安石的“天變不足畏”相近的思想。
在這則材料裡面塞內加的一段話讀起來是很生澀的,但是我們透過后面的提示詞會發現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話“有中國學者解讀了塞內加的思想”,“解讀”一詞在這裡就有表明重點的意思,各位考生重點閱讀上述材料中的最后一段就可明白整段材料的大致意思,意在告訴我們憂患意識的重要性。
表明重點的關鍵詞是解題的一個重要的要素,但是在表述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它們的同義表述,按照邏輯和關鍵詞兩個方面的共同關注來分析和解決問題。
來源: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