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疑因將其承擔的轉基因項目經費轉移被查。李寧曾被稱為中國動物轉基因克隆領軍人物,在無錫北京等地被曝有4家公司。據農大教師介紹,轉基因項目國家一次性投入有200多億元,一個課題組每年可拿到幾百萬元預算。(8月25日 《中國青年報》)
眾所周知,院士在中國就是學術權威的代名詞,其中不少人會被掌握著重大科研項目的政府部門所倚重,往往能手握巨額的科研資金。而身兼“老板”和“院士”的雙重身份,很容易讓科研經費變成“唐僧肉”。去年就有媒體調查報道,在全國范圍內,直接用於科研項目的資金比例僅為四成左右。同年,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部長萬鋼對科研經費的“惡性問題”更是連說了兩個“憤怒”,並表示“痛心”和“錯愕”。
只是,在“痛心”和“錯愕”之后,有關部門似乎並沒很好地求解、糾錯。而根據以往案例,這種現象背后的弊病其實早已暴露:首先,在我國,重大科研項目一般是由政府部門來主導和管理的,但是政府部門在制定項目指南的時候,卻需要請該領域的專家來操刀,這就會使得整個項目在初評的時候就留下尋租空間。尤其在一些高精尖領域,權威專家的數量本來就有限,更會在項目審核時出現一些專家既當裁判員又做運動員的現象,而這樣的評審,顯然會缺乏績效。著名科學家饒毅和施一公曾於2010年在《科學》雜志撰文,直擊中國科研經費的問題在於小錢大審,大錢小審。這令人深思。
其次,基於科研體制不健全的緣故,在科研項目的申報上,甚至還出現了“看臉說話”的現象。筆者在高校就曾聽聞,有的教授在申報課題經費之初就會想方設法到處活動,比如充分利用師生、同門情誼,盡力和上面套近乎等。
就項目投入來說,還出現了有些項目投錢太多的現象。如果項目的錢花不完,自然就有人會打歪主意。全國政協委員張杰庭談到高校科研經費時曾說:“我跟國內一所著名大學有合作,他們買一個六千萬元的設備,放了五年都沒動,沒拆過包。”一些單位通過利用虛假發票、虛報虛列支出等手段獲取科研經費,這種操作手段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基於有利可圖,監管乏力,一個項目,10萬元能干成,20萬元也能干成,那肯定會有人申請高額資金。從李寧利用科研經費、名下有4個公司一例就可見一斑。
事實上,改變科研經費成為“唐僧肉”的現象,可用的管理辦法很簡單。一方面,改革科研體制,嚴格對項目進行審核﹔另一方面,嚴格要求所有科研經費開支全部公開透明,接受公眾監督。在國外,所有科研經費開支完全透明,每一項開支的細目都可查,所以,雖然研究人員在科研項目上有比較大的自主空間,卻很少出現嚴重的科研腐敗案例,這值得我們借鑒。(文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