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連本應“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的院士、教授、學者都難抵金錢誘惑,何談整個社會之風清氣正?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李寧,疑因涉嫌將其承擔的轉基因項目經費轉至名下公司,被吉林省人民檢察院帶走調查。現年52歲的李寧是農大的明星教授,被稱為“中國動物轉基因克隆研究領軍人物”。據媒體報道,由李寧領銜的課題經費動輒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他名下至少有4家生物技術公司,分別在北京和無錫等地,李寧的科研經費正是轉入了這些公司。
與近期遭曝光的北大歷史學系博士抄襲風波比起來,“明星教授”李寧卷入的這起學術腐敗丑聞,性質更加惡劣。
像李寧這樣的院士級學者卷入腐敗案,自設公司套取學術經費,純粹是為了利益而主動作惡。這種發生在學術界的腐敗,與官員腐敗和學術造假相比,傳遞出來的信號更值得憂慮。
放眼世界,國外雖然也有學者造假現象,但科學家卷入腐敗案卻鮮有聽聞。以科學界尊崇的院士為例,國外的院士頭銜只是一種榮譽,而不是一種特權身份,國外的院士能夠享受的“優待”,可能只是所在單位的一個永久免費車位﹔而在國內,院士身份與行政權力非常相近,不僅能獲得所在單位和地方政府提供的經濟獎勵,還可在參與重大決策、優先獲得科研課題等方面,享受到調動各種資源和資金的“特權”。院士權力沒有入籠,院士身份牽涉的利益太多,必然會給學術腐敗營造巨大空間。
我國在科研經費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也加劇了學術腐敗。一方面,科研經費預算管理制度不科學,科研經費多由項目組自行劃分,監督乏力,最終造成預算與實際不符﹔另一方面,我國尚無統一的、指導性較強的科研經費核算和管理制度,也不像美國等國家那樣必須將科研經費預算執行情況向社會公布。管理制度有漏洞,監督機制不夠健全,難免讓一些道德防線脆弱的學者動了歪主意。
其實,別說歐美等國的“他山之石”,就說我們國家的一些老學者,在社會上的口碑就一直都不錯,學術腐敗更是聞所未聞。但在近些年,學術腐敗似乎已經成為帶有某種“特色”的學術怪病,不少學者都因身陷腐敗案而斯文掃地,李寧僅是一個典型的“患者”——今年初,浙江大學水環境學院院長陳英旭,就因將945萬元科研經費轉到自己所開的兩家皮包公司而獲刑10年。
相較於剽竊、抄襲等學術不端“多發症”,像李寧、陳英旭這樣的科技精英卷入學術腐敗案件,性質更惡劣。這種腐敗可能帶來連鎖反應,讓很多有價值的研究無法深入。同時,它也折射出一種系統性的弊病——從權力精英、知識精英到科技精英,很多人都在利益面前全面崩潰。如果連本應“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的院士、教授、學者都難抵金錢誘惑,何談整個社會之風清氣正?
我國正處在反腐的攻堅階段,各行業的腐敗現象紛紛暴露,學術界或許也該“洗洗澡,治治病”了。作為科研項目的“大東家”,政府部門要按照實際需求科學分配各項目的科研經費,不給學者腐敗以可乘之機﹔同時,也要完善相關的管理和監督機制,充分協調和調動內外部力量,讓科研經費花到刀刃上﹔更重要的是,學者需加強自身修養,守住底線。如此,學術界才有學術界該有的樣子。(馮慧文)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