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家波茲曼在他的《娛樂至死》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大多數美國人寧願終日沉迷於膚淺的電視節目而拒絕閱讀與深入思考?30年過去了,這個問題愈發嚴重,而且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許多今日的中國年輕人沉迷於大眾傳媒,更由於網絡技術的發達,愈發習慣了娛樂化、碎片化地接受信息。將這一部分不佔少數的人稱之為“思想膚淺,精神萎靡”是不過分的。誰該對此負責?我們的教育制度首先應擔責。
有言道:“教育的意義在於改變人們娛樂的方式。”這是說教育不僅是要賦予人專業技能,更要從根本上培育一個人的精神世界的發展,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從宏觀的角度而言,隻有大多數人擁有了健全的精神、深刻的思考以及創新的意識,整個社會才可能真正騰飛,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獲得長遠的良性發展。
為什麼我們現行的教育制度,在培養一個人的精神趣味與創新能力時遭遇失敗?又該從何處入手去改革?我認為這其中的關鍵在於,要認識到人性本身的三種心理需求,並以其能否得到滿足,作為評價教育成效的一個重要標准。
這三種基本心理需求是:與他人建立友愛關系的需求、求知的需求和創造的需求。人天生是社會性的動物,不可能獨立生存,必然要與他人產生關系。與他人的友愛、互助的關系,是每一個人近乎本能的需求與渴望。除此之外,人還是一種有思考能力的動物,有著了解這個世界的渴望,這便是求知的需求。更進一步,人還希望參與到對這個世界的改造中去,以自身的智力為這個世界產出新的思想、發明等等,這便是創造的需求。所謂人性的健全程度,就體現在一個人的這三種需求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滿足。
現行的教育制度之所以失敗,就因其不以人的內在的合理需求——如友愛、求知、創造等——為出發點,去保護並發展這些需求,而是用外部的框架與標准去強行改造人,在使其獲得某些具體的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將其“離軌”思想進行“糾正”,而使之適應於社會默認的文化與價值規范。如此一來,教育便不是使人向上躍升而成為精神健全的人性的存在,而是使其向下服從於現代社會的工具性存在。
在現行的中學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普遍性的問題:學校隻教授標准化、體系化的知識,而漠視對學生好奇心的保護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學校將升學視為頭等大事,功利地一味重視成績,盛行叢林法則式的競爭-淘汰機制﹔學校作為一個封閉體系,與外部社會幾乎完全隔絕,學生缺乏社會實踐,缺少對社會的實際認識,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問題。改變此種現狀,亟待進行理念層面上的教育變革:以學生為本,以滿足學生的友愛、求知、創造三種基本心理需求為主要途徑,根本目的在於將學生培養成精神健全的人。
基於上述理念,我們對理想中的中學教育有以下若干設想:
首先是多元而自由的教育空間。在這個理想學校中,沒有死板的教學規定,每個老師都可以採取自己喜歡並擅長的教學模式,提供給學生多種選擇。教學地點、時間、進度安排都可以因老師而異,而不必採取統一的課程要求。學生不會被限制在某一種固定的模式中,他們通過不同理念、風格的老師教學,收獲不同的學習方法、思維模式。相應地,學生也可以自由選擇課程,不僅是選擇學習風格,也選擇學習內容。原有的固定學分要求被學生為自己設計的個性化學習方案所替代。書面檢測、分數評定等統一的標准化要求都將被削減,代之以每位學生及其老師自主採用的學習檢測方式。這一切將有助於學生更高效、更有興趣地進行學習,寬鬆自由的環境也將激發他們創新的活力。
其次是學校與社會之間開放性的互動。學校將不再是一個封閉的、與社會隔絕的孤島,而是開放性的學習場所。為什麼教育者必須是職業教師?我們完全可以請社會中的律師、醫生、警官等不同從業者,到學校來為同學們傳授知識,不是一次性的講座,而是制度化的合作。學生也會走出校園,在不同的工作場所進行社會實踐。他們收獲的將不僅僅是不同於書本的知識與理念,更有著團隊合作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他們將意識到,知識不僅存在於書本上,更是來源於生活並將回饋於生活,自己所學的知識是有所應用的,這會激發他們真正的學習欲望。在處理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他們會遭遇許多失敗,而試錯-改進機制正是創新的本質,失敗是最好的老師。
最后是學校內相互尊重、平等友愛的人際關系。要想讓學生們獲得健全的人格,建立新型的人際關系是尤為重要的。師生間不再是傳統的尊卑關系,而是平等、相互學習的關系﹔同學之間不再是慘烈的競爭與淘汰,而是成為合作性的學習共同體。除了滿足人天生的對友愛關系的需要之外,合作性的學習也是更具有實際價值的。
正如哲學與心理學家弗洛姆所說:就個人而言,肉體的誕生之后,人的誕生過程仍在繼續,人的整個一生不是別的而正是誕下自己的過程。這種誕生,即是指精神的發展,它是以對友愛、求知、創造等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為途徑的。教育則應當是一種助產術,幫助每一個人認識到自己的這些需求,並使之得到滿足和維護。唯有如此,一個人才可能真正“誕下”,其內是獨立、健全的精神與人格,其外可以卓有成效地相互合作,為社會貢獻創新思維的力量。這種從“人”出發的新教育觀,必將有助於我們進行根本性的社會變革。(江學勤 劉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