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領域有三件事,頗受關注。一是北大師生就校方舉辦“燕京學堂”展開激烈的討論,並反對將靜園作為燕京學堂的宿舍﹔二是清華學生為一名被“非升即走”政策淘汰出局的講師寫請願書﹔三是南科大首屆學生中有兩位提前畢業拿到“學位証書”,但他們的“學位証書”不是國家授予的,而是南科大自行授予的。
從這三件事中,我看到了中國教育改革的希望。一直以來,我們期待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但從現實看,推進教育改革的力量,更多來自第一線的教師、學生。這三起事件中師生們的表現,都反映出目前的大學師生,已經不再“逆來順受”,完全被動地接受上級部門的安排、校方的政策、規定,而是據理力爭,維護教師、學生的權利,進而推動學校決策的完善,為整體教育改革積聚力量。
對於北大“燕京學堂”引發的討論以及校方對此事的處理,有輿論稱這是學校民主決策的一次嘗試,也是民意的勝利。從結果看,似乎是如此——最新的消息是,校方已宣布放棄在草坪下修建教學設施,同時,明確靜園一至六院不再作為燕京學堂宿舍——但如果從整個事件的肇始看,則會發現,事先學校並沒有就該計劃聽取師生的意見,包括要不要建“燕京學堂”,怎麼建等等,就由校方拍板決策,之后才引起師生的關注,反對聲四起。
這其實是學校缺乏民主決策的結果。如果事先有充分聽取師生意見,包括把方案提交教授委員會、學生委員會討論、審議的過程,事情就不會發展到后來的地步。而學校重大辦學事宜,必須充分聽取師生意見,這是辦學的常識。遺憾的是,漠視師生權利的做法在高校中普遍存在。
北大師生對“燕京學堂”計劃的積極建言,讓社會看到了師生對學校重大辦學決策的參與、表達意識,是推進學校建立民主決策機制、實行民主管理的重要力量。因此,其價值和意義,不僅體現在“燕京學堂”計劃被調整,而在於重建學校的管理、決策模式。在此基礎上,師生才能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教育和學術權利。
而清華學生寫請願書挽留教師,也是對自身權利的“救濟”。有論者認為,清華大學“非升即走”政策,是多年前就制定的,沒有達到規定要求的教師被轉崗、淘汰,是規則使然,對此,大家應該有“契約精神”。還有論者認為,國外大學也實行“非升即走”政策,清華這樣做無可厚非。可問題是,多年前清華這一政策,是誰制定的,充分聽取過師生們的意見沒有?
再者,國外大學普遍實行現代大學制度,學校實行董事會(或理事會)治理,校長沒有行政級別,由對董事會負責的校長遴選委員會公開遴選,學校教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是最高的教育和學術權力機構,學校行政不得干預教育和學術決策,而是執行教育決策、學術決策,這與我國的大學制度有很大的不同,簡單對比容易鬧笑話。
學生向校方表達意見、參與學校決策,這本屬於學生自治范疇(這也是現代大學制度的重要組成),但在我國高校,學生表達意見、參與決策的渠道並不暢通。學生會組織在行政治校體系中,有的淪為附庸,職責是向學生解釋校方決策,配合學校執行政策。
南科大的首屆學生,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本可以參加一次象征性的高考,然后獲得由國家授予的文憑,但他們拒絕了高考,隻拿學校授予的文憑。雖然在這屆學生之后,南科大的招生、學位授予都已經被納入計劃體制,但這屆學生的存在,向世人說明,自主招生、自授學位,在我國其實是行得通的,學生的培養質量也可以得到保障,實施這一改革的關鍵,在於行政部門願不願意放權。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於放權:中央向地方放權,政府向學校放權,學校行政向教師、學生放權。但放權的改革艱難而緩慢,這就需要學校向政府爭取屬於學校自身的權利,也需要師生積極維護自身的權利,這一過程就是推進行政放權、提高學校現代治理能力、建立民主管理的過程,也是教改的希望所在。(記者 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