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了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全國學校體育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袁貴仁表示,從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四級足球聯賽機制,且要通過招生考試政策疏通足球人才成長通道,培養優秀足球后備人才。袁貴仁表示,教育部要力爭校園足球取得重大突破。合理布局小學、中學、大學定點學校,用3年時間把校園足球定點學校由目前的5000余所擴展到兩萬所。(京華時報7月31日)
在談到校園足球聯賽時,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吳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校園足球管理體制將有一個重大轉變,即由體育部門轉到教育部門來主管。” 吳健同時認為,校園足球的開展目的不應該帶有太強的功利性。(中國青年報7月31日)
對於校園足球開展要淡化功利色彩,筆者十分贊成,可是,這不是通過將校園足球管理從體育部門轉到教育部門就能實現的——從理論上講,體育部門可能更加強調校園足球的競技色彩,教育部門則會更多關注學生對足球的參與,但是,我國當前的整體教育也存在行政化、功利化,基礎教育被異化為競技教育的問題,在功利的教育環境中,校園足球運動能擺脫功利嗎?
從小學開始的四級聯賽,很有可能在功利化的辦學環境中出現兩方面問題,其一,學校運動隊參加聯賽的成績,成為地區教育部門、學校的政績,因此,學校不會強調學生對足球運動的參與面,而會集中精力搞好運動隊(不關注人才隊伍的培養,而可能去挖人才),爭取盡快出成績,這就走到了足球普及的反面。我國運動員在奧運賽場摘金奪銀,可群眾性體育卻十分薄弱,背后的原因就是“錦標主義”思想。
普及校園足球運動與爭取聯賽錦標的思路是很不同的。前者強調基礎建設,后者則強調盡快出成績——強調基礎,需要增加對基礎體育設施的投入,對學校體育氛圍的建設,成果可能在10年甚至20多年之后才顯現,而這一成果周期,不少地方的教育部門官員、學校領導可能“等不起”,他們希望早出成績,以增添自己的政績,實現個人的升遷、發展。在追求眼下成績的驅動下,聯賽還可能出現弄虛造假等一系列問題,結果可能是聯賽轟轟烈烈地開始,卻很快轉入衰敗。
美國高中生、大學生籃球聯賽、足球(橄欖球)聯賽是很出名的,但組織聯賽的,不是政府部門,而是專業協會,說到底,就是民間組織、學校自主參加,學校也會把聯賽成績作為重要榮譽,但更強調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參與,很多學校建有一流的體育場館,學校裡有數量眾多的運動隊(俱樂部),由學生自主選擇參加。體育甚至可以說已經成為一種校園文化。
其二,參加聯賽可能成為學生曲線升學的路徑,這就不是發展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體質,而變為一種升學競爭。美國中學生也可通過在運動隊中的優秀表現進入名校,但是他們不是把這作為進名校的路徑,而是本身確實樂在其中,當成自己人生和事業的一部分。這和美國的升學評價制度有關,美國大學實行自由申請入學制度,大學在評價錄取學生時,進行多元評價,評價的指標包括統一測試成績、中學學業成績、中學綜合表現、中學特長和大學面試考查等,在多元評價體系中,學生的個性、興趣得到關注,這就引導中學開展多元教育,不是用一個模式要求學生,而是給學生創造發展個性、興趣的廣闊空間。在多元評價體系中,沒有分數崇拜,體育好、音樂好都是人才,沒有偏才、怪才之說。
如果我國升學評價制度,不能突破單一的分數評價標准,整個基礎教育,就會隻關注學生的分數,而不關注其他方面的教育——其他方面的教育,也會為升學服務,就像高考加分政策,本來用意是鼓勵學生個性、特長,最后卻演變為加分教育,滋生出加分腐敗。推廣校園足球聯賽,在目前的升學考試制度之下,很有可能重蹈高考加分政策的覆轍,學生並不能在聯賽中獲得快樂,反而背上以此進名校的沉重負擔,而家長們,則會權衡孩子參加聯賽對升學的利弊,來決定是否支持孩子聯賽。
概而言之,對於發展校園體育運動,政府部門應該做的是,一方面推進升學評價制度改革,為所有學校擺脫應試教育、升學教育模式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另一方面,應該鼓勵學校自主辦學,發揮行業中介機構的作用,通過協會、聯盟等方式,鼓勵體育活動的民間發展,這才能讓體育從競技追求轉向普及,提高學生的體質。行政主導的聯賽,其成績就會是一種行政評價,行政和利益因素糾纏在一起,很難讓其純粹服務於學生的健康成長,真正成為學生們自己的盛事。(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