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兒童溺亡了!
19日下午,龍口市又有兩名女童不慎落水溺亡,盡管附近村民和消防隊的官兵民警展開地毯式搜索,但兩人還是沒有搶救過來,遺憾離世。
這似乎成了一條定律,每年一到暑假,兒童溺亡的新聞就不絕於耳,甚至每逢假期就有人感嘆:又到了少年兒童面臨溺水威脅的季節了。這一感嘆並非聳人聽聞,確確實實是不爭的事實。
據煙台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統計,7月7日-14日,一周內煙台發生6例溺水時間,3名兒童溺亡﹔6月30日-7月14日,120就出診急救溺水患者14例,其中兒童7名,5名溺亡。血淋淋的數據提醒我們,溺亡已經成了青少年意外傷害致死的最大殺手。
是什麼導致了孩子們溺亡的悲劇年年上演?筆者認為,三方面的責任不容忽視。
首先,少年兒童們自身缺乏對危險情況的判斷和認識。記得筆者小的時候,《安全公約》、《安全保証書》幾乎是每個假期放假前的“必修課”,條例裡每每都會帶上一條“不到池塘、湖泊、水庫、海邊等水深的地方嬉戲、玩耍。”但又有多少孩子認真把這當成了職責去履行?中小學生應該已經具備了自我判斷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但總是抱著“我在水邊玩一會,又不下水”的貪玩心理,隻會放任自己一步步靠近死亡的邊緣,最終造成無法收拾的后果。
在所有的溺亡事件中,水下情況復雜是導致溺亡的一個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不了解溺水救援方法也是導致溺水者最終死亡,甚至救援者也跟著溺水的一大原因。在學校教育方面,不是單單拿到學生的一紙安全保証書就可以高枕無憂,在平常的教育中,多向學生傳遞下水的危險性,給學生普及下急救措施、遇到溺水等緊急情況應該怎麼做,這類生活常識的普及與文化知識同樣重要。
另外,少年兒童溺亡,家長的責任難以推卸。孩子放假以后,大部分的監管責任從學校轉移到了家長手中,有些家長工作忙,成天成天見不到孩子的面﹔有些父母外出打工,便讓家中無力約束孩子的老人照看。久而久之,這些孩子就處在了無人監管的狀態中。根據往年的溺亡事件統計也可以看出,發生在這樣家庭中的溺亡概率要大上許多。
防火防電防溺水已是每個假期老生常談,如果這些都能得到學校、家長和孩子三方的重視,少年兒童溺亡等悲劇就不會年年上演了!(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