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如果只是在學校和專業選擇上“持之以恆”,卻沒有在學業成就上有所突破,堅持與不堅持又有何區別?
長沙晚報報道,近日,湖南高考招生剛剛結束本科提前批錄取,一些考生已將復讀提上日程,復讀班市場進入了“旺季”。
的確,近年來,復讀成為風氣,並且出現了一些特別學生。以前復讀生主要來自高考失利者,而這幾年媒體報道的焦點卻是——進了名校的大學生也退學復讀,重新考入自己心儀的大學或專業。比如今年遼寧高考狀元劉丁寧因為香港大學的氛圍和所學專業不合適,棄學復讀,重新考上北大。更“矯情”的是北大一名大三學生,因為不喜歡所學的物理專業,覺得“太枯燥也太難了”,而選擇復讀。名校大學生如此選擇得到輿論很大同情,甚至被歸之為“制度缺陷給考生帶來的成本”。事情真這麼簡單嗎?
不得不承認,至今中國高考沒有像發達國家那樣,讓考生一人手握幾所甚至十幾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最后進哪所大學,可以自己選擇。如能享受這樣的待遇,考生當然有更大概率選中自己向往的學校和專業。問題是長時期乃至今天,中國沒有條件提供學生許多選擇機會,這裡面不但有體制性原因,還有技術性原因,更根本地說,還有教育資源總體上供不應求的原因。
中國考生填報志願首先考慮的是學校,而不是專業。如果考分達不到學校的入門線,自然進不去。但即便分數過了“一志願”的入門線,學校內還有專業分數線。進得了大門,未必進得了小門,“一志願”專業不接受,隻能接受“調劑”,哪裡有空缺,就進哪個專業,而且往往是最不受歡迎的專業。如此“拉郎配”當然讓學生不滿,輿論同情復讀學生,根本上也在這一點。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關部門正在探索“一檔多投”模式,以避免考生錯失心儀的學校或專業。然而,技術層面的改變終究很難幫助考生及家長走出志願填報誤區:不是迷惑於學校名氣,“非北大清華不上”,就是迷惑於就業前景,哪個掙錢多就報哪個,真正從興趣愛好出發的不多。選擇面過於狹窄,生源自然高度集中,加上高考隻認分數,不認其他,必定造成部分學校和專業人滿為患,部分學校和專業門可羅雀,排名稍后的學校不使出渾身解數,就拿不到優良生源,怎麼可能不給考生設置種種障礙?
當然,作為補償,一些名校也給了新生轉換專業的機會,但轉入的往往仍是冷門專業,且伴隨一些附加條件。不同專業本來錄取分數就不一樣,如果入學時候有不同要求,入學之后卻可以自由選擇,必定造成專業之間嚴重不均衡,而且對高分考生也不公平。因此,最后能如願轉入理想專業的學生仍然是鳳毛麟角。
於是,能夠突破這一制度性障礙,二次實現學校和專業選擇的,通常隻有“學霸”們。能夠考入名校,本來實力不凡,學過一年,痛定思痛,再復讀一年,兩歲年齡的增加讓他們更加成熟,有定力,最后得遂所願。
問題是,近年來復讀的“學霸”們改換學校和專業之后,到底成就如何,可有人作過專門研究?其實除了少部分專業講究科班出身,要求一以貫之,大量專業在本科階段只是打基礎而已,研究生乃至博士生階段換專業也不算稀罕事。即便如願考進心儀的大學和專業,學有成就的又有幾人?多一些選擇固然不壞,但過度拘泥於名校和專業,有時不過是被心魔所困,不足為訓。中國今日教育到底是給考生的選擇不夠,還是學生根本不知道如何選擇,更不知道如何選擇怎麼學習?教育改革如果老是在枝節問題上大費周章,卻抓不住根本,改與不改又有何區別?學生如果只是在學校和專業選擇上“持之以恆”,卻沒有在學業成就上有所突破,堅持與不堅持又有何區別?(顧駿 作者系上海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