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市“毒校服”事件和某學校學生著白色服裝歡迎外國元首夫人,引來眾多關心教育者的議論,中小學生學生裝(校服)一時備受矚目。學生裝是衣服,但不是普通的衣服,怎麼樣才能恰當體現其特殊性?
衣服首先要安全、合體,質量有保障。大家對此都有同感,毋庸贅言。
對於一些農村學生來說,學生裝要考慮到耐用。在許多中西部農村地區,中小學生將學生裝作為日常服裝,特別是春秋季節在學校期間,多穿學生裝。這樣,學生裝不僅應該美觀大方,還要質量上乘,經得起風吹雨打。
城市的中小學校一般每周一次或者特定時間要求學生著學生裝,相對而言,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學生們對學生裝的要求更多一些。比如,不同學校不要大同小異,應該盡量突出特色,要求男女學生之間的學生裝有適當的區別,隻要避開奇裝異服,學生們希望學生裝適當“炫”一點、“酷”一點,顏色“靚”一點等等。
學生裝還有育人功能,它可以帶給學生們集體感、榮譽感和歸屬感,避免學生之間著裝上的盲目攀比。學生裝在設計上最好能夠考慮中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們穿出自信,穿出青少年朝氣蓬勃的風貌。
在美感、時代感的基礎上,學生裝的高標准是體現中華民族文化特色,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正在推動學生裝的改進,還和北京服裝學院聯手,建立了校服研究中心,致力於學生裝的整體提升。願學生裝美觀大方、蕩漾朝氣。
《 人民日報 》( 2014年04月10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