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6月4日電(記者王瑩、廖君)近日,武漢鐵路橋梁高級技工學校宣布,停辦了兩年的“大學生班”今年重新開班,還擴成兩個班,計劃招收100名學員。
教育專家認為,技校“回爐”是大學生在嚴峻就業形勢下的一種選擇,但也暴露出高校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短板。
多地技校開“大學生班”招生火爆
“雖然才剛對外發布招生信息,但一天就接到30、40多個電話咨詢。現在,企業急缺高素質技術人才,從現有工人裡培養周期長,素質也不一定符合要求,所以大學生技工特別受歡迎。”武漢鐵路橋梁高級技工學校副校長李舒桃介紹說。
據介紹,2009年,該校在全國技校系統中率先開設“大學生班”,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當年招收56名大學生,第二年又招了54名。
當時報名就讀時,這些學生受到社會質疑,認為他們自降身份,不值得。但如今,不少從這裡走出的大學生技工都成為單位的技工骨干,月薪多在4000元以上,高的已達6000多元。
李舒桃告訴記者,當年招的首批本、專科學生,還沒畢業就被中鐵大橋局下屬的各個國企單位一搶而光。畢業於湖北仙桃職業學院計算機專業的楊興國是首批學員之一。因發展不理想,工作一年后他來到學校學技術,想通過“回爐”找到更好的發展平台。目前,他在中鐵五局下屬一項目試驗室從事土工檢測工作,年薪6萬元。
實際上,大學生技校“回爐”近年來在各地均有發生。記者在遼寧採訪了解到,2005年沈陽市第一機床廠技校成立過“大專班”,順利地招到了想“回爐”掌握一技之長的50余名大學生。近兩年,每年大連市技師學院都有近10名大學畢業生到校“回爐”。
技校“回爐”是倒退?還是增加求職砝碼?
對於大學生“回爐”,一些人認為是“倒退”,四年的本科教育,燙金的本科文憑不稀罕,反而去讀技校。
但在沈陽團市委城市青年工作部部長張德看來,大學生學技能,考“技工証”體現了大學生就業觀念的可喜轉變。他們不再唯學歷論,更注重實際工作技能,值得鼓勵。與此同時,大學生有理論基礎,學起技術來入門快,能迅速成長為社會需要的知識型青年技能人才,有利於促進企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大連市技師學院劉曉暉院長則指出,大學生技校“回爐”一定程度上是教育資源和學生時間成本的浪費,當前一些高校仍存在專業設置不清、教學重理論輕實踐、辦學同質化嚴重等問題,亟待改革。
“回爐”熱呼喚擇業觀念、高教改革
今年我國共有高校畢業生699萬人,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針對大學生技校“回爐”,劉曉暉認為,回爐只是解決就業難的手段之一,更為重要的是,家長們應轉變“寧可讀三流大學也不願意就讀職業學校”的觀念,高考報名時理性進行專業選擇,按需求、興趣選擇未來就業方向。適合管理、研發的學生,去讀大學﹔動手能力強的,可以學技術,。
同時,相關部門應搭建好高考“立交橋”,進一步暢通職校生升學通道,使學生就算上了技術學校,也能多渠道考取大專甚至本科院校,消除報考職業學校的顧慮。
一些專家指出,無論是從師資力量,還是場地設備而言,高校實習實訓都相對薄弱,為促進學生就業,“雙証”模式值得推廣。
“大學教育是一種通識教育、素質教育,我們不可能要求高校全部按市場來教學,從將來的發展和學生需求來講,應該讓大學與一些規范的培訓機構強強聯合,使學生同時加強知識和技能。”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范先佐說。
沈陽久利計算機培訓中心校長李陽也表示,目前“雙証班”報名火熱,但受經費限制,每年招收的學生數量不能滿足需求。“與高校相比,技術學校的師資大都是經歷過企業實踐的,動手操作經驗豐富﹔實訓上,技術設備完全與企業一致,學生所學即市場所用。軟件行業的更新速度飛快,高校課時有限,不可能像我們一樣隨時進行調整補充。希望能通過政府主導,進一步加大‘雙証班’推廣力度,使更多學生受益。”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