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人才市場統計顯示,2011年高校畢業生中,碩士就業率為86.6%,本科生為90.3%,專科生為94.1%,碩士生就業率比專科生低近8個百分點。另據人社部最新勞動統計年鑒數據,2010年城鎮失業人口25至29歲男性中,具有本科學歷的失業率為28.7%,碩士53.3%,同一年齡女性中,本科失業率為37.8%,碩士57.1%。有關部門由此得出結論,學歷越高求職越難,學歷越高失業率越高。(1月10日《中國青年報》)
筆者以為,碩士就業難、失業率高,實際反映了市場人才觀的理性回歸,是對過去片面追求“人才高消費”的糾正。學歷與知識是成正比的,學歷越高,所掌握的知識越多。但學歷與人才不一定成正比,人才應當具有一定的學歷,掌握某一方面的專業知識,但高學歷不一定都是高級人才。適用就是人才。“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能上天攬月,未必不能下海捉鱉。打個比方,碩士生能搞科研但不一定會開機床,隻要機器開得好,盡管是個技校生也是人才。過去許多用人單位陷入人才誤區,把高學歷視為權衡人才的唯一標准,哪怕招個勤雜工也要本科文憑。單位招人是為了能干事、創效益,不是買個“花瓶”當擺設。如今用人單位開始從盲目的“人才高消費”回到適用,這是理性回歸,是務實之舉。
碩士求職難也反映了高學歷者“傲慢”的求職觀。求職崗位的設置是分層次的,從理論上講,與碩士所“對應”的求職崗位與需求之比不可能平衡,總體上是“僧多粥少”,也就是說,高學歷者不可能人人找到心滿意足的工作。況且這所謂的“對應”是相對的,只是高學歷者心中的“對應”,並非社會認可的標准。如果是理智、務實的,尚未找到“對應”的崗位,就應該降低一個層次求職,而不是非滿意就失業,閑居家中讓苦讀寒窗多年的知識“爛”在肚子裡。成熟的市場經濟既認文憑,更認個人能力和真才實學,高學歷者需要轉變就業觀念,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